校园纵横

关注海洋环境 描绘蓝色海岸

作者:通讯员来源:三下乡团队发布时间:2014-07-21

字体:

赴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本站讯 为响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关注海洋特别保护区的生态现状,使生态文明理念在保护区市民之间扎根,海洋生命学院开展了“关注特别保护区 共筑蓝色海岸线”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特别保护区,调查生物多样性,在市民间宣传生态环保,并为蓝色半岛经济区提出可行性意见,践行可持续发展观,为山东半岛经济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7月15日上午,海洋生命学院赴山东烟台蓝色海岸线生态调研小组来到了第一站——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致公党党员、 海岸带所副研究员王传远博士热情接待了调研小组,并对海洋特别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全面介绍。当中既包含与环保联系密切的技术,如海洋溢油指纹鉴定,又涉及环境污染的根源问题,如海洋污染机制及其风险评估。接着,组员向王博士请教了海阳周边的海洋环境问题及防治和解决手段。王博士从中央政策和地方执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城市和乡村环保观念差异三方面结合实际数据一一作以解释。本次访谈使得组员对海岸带生态现状有了官方的、整体的认识。

    7月16日,生态调研小组去往烟台大学进行了参观学习和调研。组员通过学生会秘书处和烟台大学团委老师取得了联系,通过其了解了烟台大学内学生社团组织对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并就环保社团建设进行了深度探讨和交流。与此同时,在校园内穿梭的过程里,生态调研组员们从沿路的烟大学生那里得到了更多有关于大学生生活中的环保观念,还随机向校内职工、学生、商贩等发放了少量调查问卷,为后期大规模的调查活动做了一定准备。烟大之行需要特别感谢烟台大学生命学院生态系的李丽霞副教授。在她的帮助下,生态调研小组的成员们得以从数据上直观感受海岸藻类多样性的变化,将关注点扩展到赤潮、绿潮等如今海岸常见的环境问题,并经由此联想到旅游业过度发展以致超过环境承载力,从而对海洋生态环境带来的难以扭转的破坏。调研小组成员们从大学生的角度看到了更多有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也思考了发展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又统一的关系。

    7月17日,生态调研小组第三站前往烟台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向组员介绍了海洋保护区的分类及烟台地区海洋保护区建设管理情况,且提供了宣传资料。访谈结束后,渔业局环保科主任还特意题字,向中国海洋大学社会实践活动表达了美好祝愿。傍晚,在烟大附近海域,组员进行潮间带生物多样性初步采样调查。

    7月18日和19日,生态调研小组在万米海滩海洋特别保护区不同种类海滨潮间带进行生物调查,对比发现了不同地形对潮间带生物分布的影响。由于近年来人为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大,万米海滩已经出现了沙层变薄、沙滩质量下降等现象。

    7月20日,生态调研小组重新返回烟台,结合之前的调研结果,在旅游区密集人多的地方,有针对性地向民众宣传环保理念,介绍海洋环保知识,对烟台的海洋生物及生态环境近况实地宣传,介绍政府关于海洋环保的相关举措,树立正确的海洋国土意识,增强广大市民的懂海、爱海、富海意识。

    通过此次赴烟台“关注特别保护区 共筑蓝色海岸线”社会实践活动,生态调研小组成员深刻认识到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要性。队员们表示,将继续关注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开发利用情况,继续将生态文明理念在市民中传递。队员们还将在老师的带领下,整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视频、图片、文字资料,以期望让更多的师生了解本次社会实践活动。

文/图:海洋生命学院赴蓝色海岸线海洋特别保护区生态调研服务团

同海洋与渔业局校友合照

学习环保宣传册

烟台大学职工填写调查问卷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