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要闻

第二届“共享杯”全国大学生科技资源共享与服务创新实践竞赛青岛地区动员会在中国海洋大学召开

作者:通讯员来源:海洋生命学院发布时间:2014-06-12

字体:

    本站讯 6月11日下午,第二届“共享杯”大学生科技资源共享与服务创新实践竞赛青岛地区动员会在中国海洋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学术报告厅举行。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主任戴国强,平台中心处长袁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英杰,青岛科技局副局长杨军,中国海大副校长李华军,以及中央驻青科研院所、青岛地区有关高校等20余家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戴国强主任指出,“共享杯”大学生竞赛以推动国家科技资源走进校园、培养学生科技资源共享理念为宗旨,促使在校学生更多的关注我国的科技资源共享事业,为大学生利用科技资源“打开了一扇门,铺设了一条路”,着力促进大学生使用最新、最全和最优的科技资源,使大学生成为国家科技资源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共同推动我国科技资源共享文化的形成。希望在校大学生充分利用这个属于自己的舞台,积极参与到“共享杯”竞赛活动中来,在竞赛中提高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李华军副校长在讲话中指出,我国正由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由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学校始终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放在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通过健全制度、加强管理、搭建平台,不断完善创新实践教育,构建起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体系,促进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营造了浓郁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提高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热情。近几年,海大学子在各类创新大赛中频获佳绩,充分诠释了“学习在海大、创新在海大、成长在海大”的深刻内涵。海大也将积极利用“共享杯”竞赛平台,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做好竞赛动员组织工作,增强学生科技创新的意识、素质和能力。

    会上,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辉副主任对竞赛流程、竞赛的主题和资源支撑情况进行了介绍。


背景介绍:

第二届“共享杯”大学生科技资源共享与服务创新实践竞赛竞赛

竞赛背景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以下简称“国家科技平台”)是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共同推动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服务社会科技创新。目前,国家科技平台已覆盖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研究实验基地、科技文献等领域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为科技进步、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大学生、研究生是我国科技资源的重要生产者和使用者。为推进国家科技平台资源进校园、进院所,进一步深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工作,促进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充分利用国家科技平台资源开展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科学技术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组织开展了“共享杯”大学生科技资源共享与服务创新实践竞赛活动。

   2013年5月-12月,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第一届“共享杯”竞赛获得圆满成功。共有来自全国高校和研究院所的1000余个团队和个人报名参赛,大赛受到新华网、中新网、人民网、科技日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获奖优秀作品得到专家的高度肯定,社会反响强烈。

   2014年5月-12月,将举办第二届“共享杯”竞赛。本届竞赛将在第一届竞赛基础上,优化比赛组织和设计模式,扩大宣传推广范围,进一步加大对选手的奖励支持力度,增强比赛吸引力。

竞赛目的

   加强大学生、研究生群体对国家科技平台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在校学生的科技资源利用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开展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发掘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科技优秀人才。

竞赛原则

   竞赛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竞赛设立竞赛组织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和竞赛组委会秘书处,实行匿名评审,竞赛所有工作流程、获奖作品等均在竞赛官方网站公布公示,同时邀请相关媒体进行监督。

   竞赛坚持公益原则。参赛人员不需要缴纳报名费和评审费,为广大青年学子提供一个充分展示与历练的平台。

相关链接:大学生竞赛官网网址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