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澜阁】文圣常:鲐背之年的故事人生

作者:冯文波来源:观海听涛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4-01-03 字号:

在历史悠久的海大园有一条路,叫院士小路;有一座楼,叫文苑楼;有一个“万字号”的奖学金,叫文苑奖学金……这一切都紧密联系着一个人——我国海浪学科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文圣常。时至今天,文圣常院士已走过了92个春秋,但他依然关心学校的发展,并以自己的方式奉献着力量。凝望这位鲐背之年的老者,他的人生里承载了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感动,值得我们年青一代去学习,去领悟,去践行。

文圣常院士在办公室
文圣常院士在办公室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个人能将生死放弃,却无法放弃那一个“情”字。文圣常就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对海大的热爱之情,他对海洋的奉献之情,他对学生的培育之情……无不昭示着他的无价情义。

光山县,地处河南省的东南部,与湖北省相邻,南依大别山,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一代名相司马光,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邓颖超等家喻户晓的名人皆出生于此。1921年11月1日,文圣常诞生在这片人才辈出的土地上。

2012年11月16日晚,在河南省光山县文化中心举行的首届“感动光山人物”颁奖晚会上,出生于该县砖桥镇的文圣常荣膺“十大情系光山人物”首位,主持人宣读的颁奖词中这样描述:作为一个学者、教授,文圣常一生的研究成果和获得的殊荣不胜枚举。作为一个光山人,1999年获得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奖金20万港币。获奖后,他一分不留,将20万港币全部捐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其中10万港币捐给了家乡的学校。文老,是学界泰斗,是大别山骄子,是我们光山人的骄傲。他对家乡殷殷情、拳拳心,怎能不让家乡人民为之感动?

2000年11月初,文圣常回到了阔别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家乡,亲手把10万港币的汇票交到时任光山县委书记张国晖的手中。文圣常在与张国晖的交谈中说,他几十年来总想报效家乡,但一生教书,没有积蓄,这次将获得的何梁何利奖的一半捐给家乡,多少也算是尽点对家乡的报答之情。当地政府用这笔善款在砖桥镇初级中学建造了一座四层的海洋希望教学楼,建筑的设计风格形似起伏的波浪,似乎寓意着这栋地处中原地带的教学楼与文圣常与海洋的关系。

2013年11月下旬,记者一行2人奔赴光山县,实地走访了这所中学,并与校长、教师、学生进行了交流,听他们讲述文圣常与这所学校的渊源。

2000年文圣常捐资10万港币在家乡光山县砖桥镇初级中学修建的“海洋希望教学楼”外景
2000年文圣常捐资10万港币在家乡光山县砖桥镇初级中学修建的“海洋希望教学楼”外景

砖桥镇初级中学校长陈立家介绍,除了捐建教学楼,文圣常院士还曾于2011年12月份向学校捐赠了一批海洋科普图书,学校图书室也设立了“文圣常赠书专柜”,以此鼓励引导学生们向文圣常院士那样热爱海洋、关注海洋。此外,文圣常院士还与学校的学生们互通信件,对孩子们的成长成才加以指导和勉励。文圣常在写给该校学生李赛洋的信中这样说:“我很惭愧,没给家乡做什么事,虽然这和我从事的专业的特殊性有些关系。我已高龄,能做的事愈来愈少了,但对力所能及的事,我将努力做好,来报答乡亲们的浓情厚意。”

文圣常对家乡的殷殷情意,不仅体现在对教育事业的资助上,还体现在他对文氏家族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上。

他的侄子文贤敏给记者展示了2001年新修订的《文氏宗谱——圣常公传》里记载的文圣常2000年回乡探亲与族人促膝长谈的情景:

此次荣归故里的圣常公,不辞一路风尘与官方应酬的劳顿,会见与探视了诸多家族亲人。在会见中,兄台给余的印象是:平易、谦虚、健谈、风趣而机敏。在会见仪式上,精神矍铄的圣常公致词云:“一个人要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立身的社会。然,热爱国家,热爱社会,首先要从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族做起。如果连家乡家族都忘记了,又何谈热爱国家,热爱社会?为了事业,为了报效国家,我离别家乡六十载。然六十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我的家乡,思念我的家族。今日,在座诸君全都是我的文氏族人,我的兄弟、侄儿。此时此刻,这么多文姓共聚一堂,共叙天伦,终于了却我六十年的心愿,何其乐也。”

文圣常在同族兄弟中排行老四,在自家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二。但子侄们还是习惯于称呼他“四爹”,在与侄子文纪武的书信来往中,最后的落款也是“四爹”。文圣常虽远行他乡,但乡音乡情未变,血脉相连,桑梓情深。

图为位于光山县砖桥镇老街东巷12号的文圣常旧居,与周围翻盖一新的楼房相比分外明显。
图为位于光山县砖桥镇老街东巷12号的文圣常旧居,与周围翻盖一新的楼房相比分外明显。

文圣常用情至深处不仅有他的家乡,还有他无私热爱、勤勉工作了60年的海洋大学。

2000年文圣常把何梁何利奖的另外10万元港币捐给了海大,设立了文苑奖学金。用以每年从全校1万多名本科生中选出品学兼优、富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3名优秀学生进行表彰,此奖学金代表着学生在海大学习的最高荣誉,俗称“万字号”奖学金,截至目前共有42名优秀学子获此殊荣。为了让这一奖学金保持长久,2006年,文圣常主动给校领导写信,表示想从自己的工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补充到文苑奖学金,11月16日下午,第七届文苑奖学金颁奖仪式结束后,文圣常打开了他手中的一个黑色塑料袋,里面装着他从银行取的10万元现金,他希望学校收下这笔钱继续奖励海大的优秀学子,此情此景令无数人感动。2009年他又把获得的青岛市2008年科学技术最高奖的50万元奖金中的20万元捐给了文苑奖学金,另外30万元依照《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研究发展计划实施办法》有关规定,捐供本科生研究发展使用。

于志刚书记说,文圣常院士犹如一座精神的灯塔,引领着海大进取的方向。吴德星校长说,以文院士为典型代表的老一辈海大人的无私奉献精神积淀形成了今天海大独特的校园文化和优良传统,这也是海大精神的精髓所在。

先生有情,如此挚爱着海大;海大也有情,向先生致敬!

文圣常翻译的《原子轰击与原子弹》一书
文圣常翻译的《原子轰击与原子弹》一书

文圣常大学期间学的是机械工程,后来又从事海浪研究,一生都与理工科打交道,但他却是一位极具人文情怀的科学家,思维灵动,文采飞扬,逻辑缜密。管华诗院士称赞他是“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于一身的完美结合者”。

文圣常在武汉大学求学期间,就喜欢阅读新闻、文艺、哲学、逻辑学之类的书籍,对于世界经典名著,通常直接读原著或者英译本。莎士比亚、雨果、莫泊桑、罗曼罗兰的著作他都曾爱不释手。此外,他还喜欢阅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黑格尔等人的著作,直到现在他依然觉得亚里士多德对他的逻辑思维影响很深。

说文圣常巧文善思,是一位极具思辨能力和人文情怀的科学家,我们不妨从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中去洞悉和领悟他的才华。

在某一年的新春团拜会上,文圣常即兴发言,对海大的校训“海纳百川,取则行远”进行了拆分解读:“海大有容、纳贤礼士、百舸扬帆、川流不息,取经求法、则明理析、行云流水、远无不及。”经他一拆解,不仅妙趣横生,而且充满了哲理与韵味。他对校训的即兴表达,被现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陈鷟记录了下来,并引用到了以后的文章中。

2008年10月28日上午,文圣常院士题写的“浩海求索,立言济世”海洋环境学院院训揭幕。吴德星校长曾解释说:“浩海求索”是鼓励海洋学子在充满奥秘的大自然中去探索,取得新的发现,获得新的认知;“立言济世”是让我们崇尚学术,严谨求实,脚踏实地。8个字不仅涵盖了海洋科研的伟大精神,也给热爱海洋的人指明了成长和努力的方向。

1946年去美国航空机械学校进修时,文圣常曾翻译了加拿大人罗伯森著的《原子轰击与原子弹》一书,在本书的译者序言中他这样写到:

原子弹的使用,将人类文明带入一个新的时代。做个现代国民,似乎应具有一些原子方面的常识。所以在美国,除了广泛的通俗读物,电影、广播中也有讲述原子的节目。这本小书的译出,对读物贫乏的祖国的读者,谅不无些微帮助吧。

序言中的文字朴实而又亲切,流畅而又十分明了。让人读来心领神会,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语言文字驾驭能力。

陈鷟在文章《有心之器,其无文欤?聊聊语言文字的功用与魅力》一文中还引用了文圣常院士《海浪原理》的绪论:

海浪是种久被习知的现象。它密切地关系着许多海上的活动。这首先表现在波浪对船只的影响。由于波浪的颠簸,船身各部结构可引起种种变形和应力,有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船只,因对海浪情况估计不足而遭到损坏;颠簸对乘客的舒适和货品的储放是不利的;颠簸可引起船只的共振,如从前有只俄国船经过中国东海的时候,由于船身的共振,船长被舱壁碰破头而死;海浪还影响船只航行的方向和速度……

看这样的文字,毫无晦涩难懂可言,如同一位老者向你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娓娓道来,通俗易懂,深入人心。

文圣常院士在实验室
文圣常院士在实验室

在鱼山校区学习或工作的人可能会注意到,每天中午时分,总有一位老人,身材瘦弱,拎着一个黑色的布兜,缓缓独行在去往文苑楼的路上,寒暑不易,风雨无阻。他就是海洋大学的老院长,文圣常院士。虽然已经年过九十,但仍在为学校的学术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心血。时间久了,文圣常院士行走在路上的情形已成为海大园的一道风景。他必经的那条路,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院士小路”。

文圣常一生勤奋好学,只要是自己看准的事,都会认真完成。1946年,25岁的他在美国留学,为了让国人多了解一些与原子弹有关的知识,他制定了严格的工作计划,翻译《原子轰击与原子弹》一书:1946年4月27日购于美国圣安尼托城,5月12日至8月20日译完初稿(101天),8月20日至9月7日抄完初稿(共19天),9月8日至9月29日一校完毕(共22天),9月30日至10月13日二校完毕(共14天)。这期间,他还承担着学习美国航空机械知识的任务,翻译工作大部分是在学习之余完成的,他的勤奋刻苦着实令人敬佩。

文圣常钟爱海浪研究工作,孜孜以求,乐此不疲。1997年元旦,76岁的他还曾赋诗一首,表达自己虽年事已高,但依然可以为科研事业效力的心境。

对镜难觅青丝在,幸留瘦肢耐疾行。
   莫嫌余辉热温微,洒向人间也暖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位长年生活在海边,聆听阵阵涛声的慈祥老人,耳朵已经有些背了,从科研一线退居到二线,凝聚着心血的物理海洋实验室也不常去了。但他一刻也不得闲,总想发挥自己的能力,为学校做点什么。

2002年,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英文版创刊,文圣常任主编。12年来,他始终坚持终审每篇待出版的文章,而且逐字逐句审查修改,许多作者至今还保存着他的亲笔修改稿,以此鞭策自己保持对科研工作的严谨与执着。

据长期与文圣常院士搭档的学报英文版编辑季德春老师介绍,审读专业性学术论文,不仅要平心静气,耐得住寂寞,还要有深厚的英语基础,这两点很多年轻人都难以胜任,可是如今92岁高龄的文院士依然在坚持,着实令人敬佩。12年里,文圣常院士审核了近700篇论文,大到文章的谋篇立意,小到一个单词,一个标点他都标的仔细清楚。

文圣常是一个勤勉的人,也是一个清廉的人,从不以自己院士的身份谋私利。他的侄子文纪武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

前些年,文纪武的两个儿子退伍转业,他就给文圣常写信,请他帮忙给家乡的领导打个招呼,在县里给安排个好差事。却被文院士回绝了,在给侄子的回信中,文圣常说,两个孩子还年轻,让他们自己好好努力吧。

时过境迁,现如今文纪武的两个儿子都有了自己的生意,日子过得幸福而且温馨。谈起当年的事情,文纪武说,他不会埋怨四爹,因为他就是一个那样清廉的人。

文圣常(右二)于1987年在悉尼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的茶歇期间与外国友人合影
文圣常(右二)于1987年在悉尼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的茶歇期间与外国友人合影

文圣常与海洋结缘,源于他1946年1月乘船去美国深造。在浩瀚的太平洋上,他乘坐的几千吨的轮船竟像纸船似的随着波浪起伏摇摆,他为这排山倒海的波涛惊叹。惊叹之余,他的脑海里闪过一丝灵光,这滚滚的波涛又何尝不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呢?

他利用自己已有的动力机械知识和能量转换常识,又阅读了大量关于海浪的文献资料,经过精心研究,很快设计出一种利用海浪能量的动力装置。1947年回国后,他曾经利用自己出差之际,先后在嘉陵江畔、北戴河边、青岛汇泉湾内成功地进行了多次试验。依托这一试验成果,文圣常撰写了“利用海洋动力的一个建议”一文,于1953年在《机械工程学报》上刊发。迄今所知,这是我国学者最早进行海浪能量利用的试验。

文圣常在1998年发表的《我是怎样结识海洋的》一文中这样写道:(当年),我研究波浪利用的念头的确是幼稚的,因为我并不理解海上残酷条件下工作难度的份量,这念头也的确是冒险的,因为我舍弃唾手可得的工程师职位,而去追寻一个可能成为笑柄的目标。但决心还是暗暗地下定了,并构想出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案……

回国后,文圣常也曾打听国内哪儿有从事海洋研究的机构,但当时的情形下我国还没有专业的海洋研究院所,只是在青岛观象台的海洋科曾开展过为数不多的海洋调查活动。文圣常专门写信给青岛观象台,表达想从事海洋研究的愿望,但没有回音。

1953年山东大学海洋系成立,首任系主任,我国著名物理海洋学家赫崇本教授广揽人才,经青岛观象台推荐,聘请文圣常来山东大学教授海浪课。从此,文圣常犹如鱼儿入海,在这所因海而生的校园里耕海踏浪,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开创性的海浪科研成果。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文圣常主要从事海浪谱的研究。针对当时国际上盛行的两种研究海浪的方法,文圣常提出了“普遍风浪谱及其应用”的著名论断,在涌浪研究中他提出了“涌浪谱”的理论,鉴于这两大成果的学术价值,经著名地球物理学家赵九章教授和赫崇本教授联名推荐,在中国最高学术刊物《中国科学》上以英文发表。后来又译成俄文,在前苏联著名海洋学家克累洛夫编著的《风浪》论文集中全文刊出。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文圣常主持了国家科委海洋组海浪预报方法研究组的技术工作,该研究组提出的海浪计算方法很快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在这一成果的基础上,70年代文圣常又制定出近岸工程设计和管理的技术标准,经多次改进后该成果作为国家级的规范列入交通部《港口工程技术规范》第二篇《水文》的第一册《海港水文》中,该成果荣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尽管在20世纪50年代文圣常创设了自己的风浪谱理论,但他一直认为该理论还有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的空间。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又提出了理论风浪谱,与国际上提出的各种风浪谱相比较,文氏理论风浪谱更能对风浪随风速、风时、风区、水域的变化进行较系统地描述,还可以利用有效的参量来描述谱形,便于应用。

20世纪的最后十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国际减灾十年”的号召,年逾古稀的文圣常承担起专题项目“灾害性海浪客观分析、四维同化和数值预报产品的研制”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不仅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应用于风浪预报,还用于中央电视台灾害海浪预报,在防灾减灾中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鉴于文圣常在我国海浪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为推动海洋科教事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在1993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也是海洋大学历史上的第一位院士。

潜心科研的同时,文圣常还把自己的成果汇集成专著和教材,传授给那些对海洋充满梦想的莘莘学子。

1962年出版的《海浪原理》,是国内外出版的第一部海浪理论专著,美国同一题材的书籍出版于1964年。1984年文圣常与他人合著的《海浪理论与计算原理》出版,该书系统地介绍了国际上截止到80年代初的海浪研究成果,在500余篇文献中,近400篇是70年代以后发表的。《海浪理论与计算原理》成为我国海洋学界广为引用的专著,对促进我国海浪研究、培养海洋科技人才和指导生产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文圣常还为我国的海洋教育事业编著了《海浪学》、《液体波动原理》、《图解与近似计算》、《海洋近岸工程》等教材。

“桃李芬芳海洋科学尊先圣,波澜壮阔原理创新超寻常。”这幅由“中国遥感地学之父”陈述彭院士在文圣常院士80岁生日时题写的寿联概括了他为国家海浪科研和海洋人才培养作出的卓越贡献。

从1953年受赫崇本教授之邀来校,到今天,文圣常已经在海大的校园里度过了60个春秋。60年来,这位老人不仅创造了丰硕的海浪科研成果,培育了许多优秀的海洋人才,而且还给我们树立了淡泊名利、勇于奉献、崇德守朴、勤恳敬业的人文精神。

这位献身海洋科学的老人,向来都是低调的,谢绝参加任何和其专业无关的社会活动,他说:“对于未知的领域,我没有发言权。”他更喜欢以一颗平静的心投入自己的工作。

作为我国海浪学的开拓者,文圣常在海洋学术界有很高的的威望,人们都敬仰他,尊重他,他却始终认为自己的工作不足称道。美国、英国等一些世界名人传记中心要为他撰写传记,他都婉言谢绝。他这种虚怀若谷的心境更加令人敬仰。

即使面对自己的亲人他也保持这种谦逊内敛的风格。在2002年1月写给侄子文纪武的信中,他提到2001年11月1日,学校举行了海洋环境学院建置55周年暨文圣常从教50年庆祝大会。“学校将我办公的一栋楼命名为‘文苑楼’(我再三请辞,才不用我的名字),还举行了学术报告会,学校的报纸出了增刊。总之,给我了很大荣誉,我当然很惭愧……我将校报增刊寄给你,你可了解更详细些……你们也不要给人留下‘炫耀’的误解。”

文圣常院士这种淡泊名利、谦恭低调的品质堪称表率和典范,时刻感染和影响着中国海洋大学的每一个人。

□梧桐树的故事

2013年11月28日下午,在第十四届文苑奖学金颁奖仪式上,文圣常院士给大家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

文圣常院士现在居住的房子是开山修建的,部分山体作了保留,其中有一块很大的石块儿与山体间有一个细小的缝隙,以他的视力是看不到这个缝隙的。每天上下班,文院士都在这个大石头前走过。

不知何时,有一颗梧桐树的种子掉进了这个狭小的缝隙里,过了一段时间它竟然发出了一棵翠绿的嫩芽,这个新生的嫩芽令每天路过于此的文院士感到喜爱,可他又为这棵嫩芽未来的发展和成长感到忧虑,因为总担心风吹、日晒、雨淋等恶劣的环境会危及它的生命。在文院士的担心中,时间一天天过去,上下班的时候他也密切地观察着这小生命,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棵嫩芽竟然成长为一棵细小的树苗,小树苗依然是令人喜爱的。但是,对于小树苗的前程文院士还是感到忧虑。时间依然在流逝,文院士每天还是在石头前走过,这棵幼小的树苗竟然从几毫米粗细慢慢的长到了1厘米,后来长到了直径几厘米左右,这令他非常的高兴,也让他看到了这棵树未来成长的希望。

寒来暑往,转眼20多年过去了,如今那棵直径1厘米的小树苗,竟然长成了一棵直径达40厘米的大树。在文院士的房后接受雨淋日晒,随风歌唱,沿着阳光向上生长。

文院士说,原来他担心那个大石块儿会阻碍威胁这棵树苗的生长,现在反过来了,梧桐树越长越粗,把石块儿向外挤压,以至于人走到那个石块儿跟前,觉得那个石块儿岌岌可危,随时会倒下来。他还说,这一方面让他感到生命的伟大,令人敬畏;另一方面,他想告诉大家这种生命的顽强是一种天赋,是生命进化的结果,是天生的,是不能改变的,但是我们人类不仅有天赋还有智慧,而智慧是可以在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发展的,他希望广大同学既要珍惜自己的天赋,又要发展自己的智慧,更好地服务国家建设。

文圣常院士在故事中提到的那棵梧桐树
文圣常院士在故事中提到的那棵梧桐树

□两斤点心的故事

在2012年的一次校友座谈会上,时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陈鷟给大家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

陈鷟在校长办公室工作的时候,有一次与校办其他同志一起陪文圣常院士去医院看病,回校之后,文院士竟买了两斤点心拎到胜利楼校长办公室,当时校办的年轻同志对文院士不是很熟悉,就问“老先生你找谁”,文院士说:“我是文圣常,我来感谢你们陪我去看病。”此语一出,现场的年轻人感动不已。

陈鷟说,通过这样一件小事,我们能感受到的是文院士没有觉得自己是院士,学校人员陪他去看病是理所应当享受的特权。而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向对方表示感谢。

□叔侄团聚的故事

2013年11月下旬,记者去光山县采访,文圣常院士的侄子文纪武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则叔侄团聚的故事。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后,文圣常与老家的亲人失去了联系,且长达好多年。有一天,文纪武的一个邻居拿着一张《光明日报》找到他,说上面刊登了一则山东海洋学院的新闻,里面提到一个叫文圣常的人,应该就是他失散多年的叔叔,建议文纪武联系下。于是,文纪武赶紧给位于青岛的山东海洋学院写信,但信寄出去一两个月却没有回音,他又写了一封,过了没多久他终于收到了自己叔叔的来信,至此,叔侄得以联系上,并最终团聚。

关于文圣常院士的故事还有很多,如:身份证的故事,他每天形影不离的黑色手提包的故事等。这位鲐背之年的老者,如同一个精神的宝藏,需要人们去挖掘,去领会,去学习。

参考文献:
          1.海浪谱华章——记文圣常院士从事海洋科教事业50年.刘安国,青岛海洋大学报,2001.11.01.
           2.文圣常:一个献身海洋研究的人.宋先锋 翟媛媛,创新科技,2008.07.
           3.有心之器,其无文欤?——聊聊语言文字的功用与魅力.陈鷟,中国海洋大学报,2012.06.21.
           4.中科院院士文圣常向我县“希望工程”捐款.徐德瑞,光山通讯,2000.11.08.
           5.原子轰击与原子弹.加拿大人罗伯森著,文圣常译,世界书局印行.
           6.海浪原理.文圣常,山东人民出版社,1962.
           7.文圣常写给文纪武、李赛洋的书信.
           8.文氏宗谱(卷四).2001.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刘莅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