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开讲 何为公益
本站讯 10月31日晚,教学楼四区,由青岛微尘主办,中国海洋大学阳光使者团协办“到底啥是做公益”讲座圆满结束。主讲人王书博以他的视角,与在座的同学分享了他的公益体验。活动也邀请了我校其他公益社团。
演讲以老校友的叙旧开始,曾经是海大学生的王书博以一种海大人回家看看的心态和场下同学们展开了交流。他以自己做英语口语培训的经历“更多的学生们在毕业的时候,想到的是后悔与迷茫”提醒同学们要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
紧接着,讲座步入正题。王书博详细地介绍了微尘这一公益组织。微尘建立在一个热心市民的义举之下:在大灾大难面前,她慷慨解囊却不留下姓名,只留下微尘这一名字。随着时间的推移,名为“微尘”的热心市民越来越多,后来,扩散成一个爱心群体——微尘。王书博也透露,微尘正着手申请中国驰名商标,引得在场同学们关注。
随后,王书博向在场的同学提问“什么是公益?”,化学化工专业2011级东乡行负责人李甫拓首先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拉近距离,弥平鸿沟”,其他同学也在此之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王书博则在此之后着重辨析了“慈善”与“公益”两词,并希望同学们将公益理念带到生活中——做一个好人,传播正能量。他将这个观点申引为广义的公益——相信世界是美好的,让世界变得美好的前提是让自己、自己的家庭变得更好。他拿自己在海大的感情经历为例,告诫同学们不要被自己的情绪左右。他更是以王菲、李亚鹏、李连杰投身公益的实例,提醒同学们,做公益,更要做个好人。
介绍完广义的公益后,王书博又介绍了狭义的公益。这便涉及了社团具体的公益活动安排。王书博向同学们展示了他总结的方式和渠道,主要介绍了中国红十字会和李连杰壹基金,并解答了同学们基金与基金会的差异疑问。在涉及具体实施方面,王书博以捐衣公益为例,分析了捐助活动要考虑到的库存、卫生、物流等关键问题,给同学们以启示。
讲座的最后,王书博表示他更希望成为在座同学们的导师,为同学们提供私人顾问,也表示希望能够在以后的日子里常来海大,回家看看。
活动结束,东乡行负责人李甫拓在接受本站记者采访时表示,校园社团们大多注重活动的专业性、模式性,却忘记了平日里的好人好事其实便是最有益的公益,微尘在青岛铺设了一个草根公益的平台,我们海大的社团也愿意在学校为同学们提供投身公益的平台。
文/图:毛旭
聚焦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隗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