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聚焦

艰苦实践促成长 犀利笔锋显慎思

作者:张秋韵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13-10-20

字体:

进行表彰

    本站讯 10月17日下午,2011级新闻传播学类学生专业认知实习总结表彰大会在文院楼圆满举行。出席本次大会的嘉宾有教务处实践科科长宋宇然、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学院长罗贻荣教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建政和新闻与传播学系的教师代表,以及青岛市广播电视台广电学会副会长、我校兼职教授卢宏,青岛广电博融文化传媒优先公司副总经理崔滟,青岛早报政教部主任徐勇,青岛掌控传媒优先公司总经理、我校兼职教授杨家波,青岛新闻网副总编辑陈小松。

    大会开始后,主持人新闻与传播学系教学主任欧阳霞老师首先总结了2011级学生专业认知实习的情况。她历数同学们所遇到的困难,在场同学无不对他们为实习所付出的努力肃然起敬。但同学们收获的不只是一件件作品,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思考与成长,感受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体会到职业的光荣与责任。

    而后实习成绩优秀同学代表轮番发言,讲述自己在专业实习中的感悟。赵程程凭借主题为“我们一直在路上 只为温暖我们的人”的实习汇报博得阵阵掌声。她在实习中学会许多实际采访技巧,也体会到作为一个新闻人的无奈。追寻新闻理想的道路上虽然布满荆棘,但她选择始终坚持下去。与她一同坚守新闻梦想的陈鹏在青岛新闻网实习的一个月里,心态由第一次走近媒体的好奇与欣喜转化为周末加班一天跑三四个现场完成一大堆稿子的疲惫。而在电视节目《非童凡响》当实习编导的徐凯丽在实习的一个月里收获最多的是协调人际关系和处理危机的能力。获得卢宏和陈小松两位媒体人称赞的宋晓雯也和在场听众分享了她在实习中的思考。她根据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提出她自己对于学习新闻的知识金字塔:常识、新闻专业知识、某一其他领域知识、普遍基础学科知识,都是做好一个新闻人所必须的知识储备。“新闻伦理值得牺牲吗?低头意味着失去新闻理想吗?当我们学习新闻时我们在学习什么?”一个个掷地有声的问题,使全场观众都陷入深思之中。一番真知灼见也使在场资深媒体人打开话匣。

    随后,卢宏幽默地点评了同学们的专业认识实习报告,他提出新闻本身具有时间性,而且报纸作为宣传渠道之一,刊登新闻时确实要有选择的。他还鼓励同学们多用批判性思维看待现实问题,他说:“批判促进社会进步”。而作为新闻传播学系实训基地负责人的崔滟则盛赞同学们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并介绍了电视节目制作的过程,还讲解了国际先进的制播分离的趋势。她以一个资深媒体人的角度,对同学们提出殷切的希望“做媒体人要有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电视是一个综合门类,在现在美好的青春年华里要多积累知识和提高能力,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企业招聘人才时考虑的重要条件。”杨家波和陈小松都是演讲时的激情派,二位的精彩点评调动起全场气氛,杨家波还在现场利用微信与同学们进行互动,有两位同学获得宝贵的实习机会。而陈小松则为大家讲解时下最流行的自媒体营销的概念。

    最后,罗贻荣首先感谢各位嘉宾的出席和实习单位对我校工作的大力支持,并承诺以后还会为同学们创造更好的实习机会,希望同学们未来能在实习工作中更好地树立中国海大的形象。

文(实习):张秋韵  图(实习):毛嘉辰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