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锋相对
本站讯 10月11日晚,鱼山校区第一场新生辩论赛在新教学楼拉开序幕。本次比赛由中国海洋大学学生会主办,水产学院学生会承办,对阵双方为正方海洋生命学院生物科学二班反方水产学院水产养殖二班。双方就“历史主要由精英创造还是大众创造”的辩题展开激烈争论。最终正方获胜,最佳辩手为正方二辩郭鑫。出席本次比赛的评委有药学2011级一班楚艺,食品科学与工程2012级包雪和生物工程2012级高健。
正方:海洋生命学院生物科学二班
正方辩手:郭新颖 郭鑫 张浩建 于超
正方观点:历史主要由精英创造
反方:水产学院水产养殖二班
反方辩手:孙赫 虞洋 唐鹏 朱柏杉
反方观点:历史主要由大众创造
获胜方:正方
最佳辩手:正方二辩 郭鑫
立论陈词环节,正方一辩首先发言,定义“历史”、“精英”和“创造”三个关键词,把“精英”比作“舵手”,并用蔡伦、爱迪生和秦始皇等历史名人事迹作为论据。而反方四辩就正方列举的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的事迹,抛出“是发明电灯泡还是利用电灯泡从而创造历史?”的问题,使对方措手不及。反方一辩在陈词环节强调“历史是过去所有事实的总和”,“精英是在总结大众的智慧的基础上进行的创作活动”,并以秦二世暴政导致秦朝灭亡之例,意图证明精英应顺应大众。未料遭到正方四辩盘问“一个指鹿为马的人能成为精英吗?”,此时反方据理力争,强力反驳,赢得阵阵喝彩。这一环节,双方辩手互不相让,试图找出彼此的逻辑漏洞,比赛由此进入白热化状态。
双方对话环节,正反方二辩轮流发言。正方二辩首先针对上一环节反方二辩“英雄是出色的大众”的说法提出批判与质疑,并提出己方观点。而后几个环节之中,正反方均多次提到“历史是史书的记载,还是所有过去事件的总和”这一问题,却并未达成一致。双方势均力敌,比赛场上“硝烟四起”。驳论环节,正方二辩列举毛泽东为例作为精英代表,提出精英的创新意识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反方二辩认为正方立论漏洞百出,对其观点提出有力反驳。但反方二辩的驳论“精英是出色的大众”,混淆概念,给正方可趁之机。盘问环节,双方互不相让,反方三辨把历史比作“摩天大楼”,精英和大众比作“工程师”和“劳动者”。而回答问题的正方一辩认为精英是思想上的指挥。在这一环节,双方罗列事迹,运用比喻,却在正面回答问题上有所欠缺。质询环节,正方三辨认为大众行为具有盲目性,缺乏主观判断能力等。反方三辨攻击正方没有正面回答问题,并把精英比作浪花,说明浪花无法改变大众的“历史长河”流向。
自由辩论中,正方四辩表示伟大的发明不一定都被大众所接受,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世人便难以理解。而反方一辩反驳说,《相对论》中的知识可以应用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能被大众利用,这样的创新并没有脱离大众。正方指出反方在辩论中多次假设没有大众的前提是不成立的。自由辩论为整场比赛的高潮阶段,双方各抒己见,尽显咄咄逼人之态势。
总结陈词阶段,正反双方都首先指出对方发言之中的漏洞和不足,而后再次强调己方观点。正方四辩认为反方错误地把“数目多”和“主要”混为一谈,曲解了“主要”的含义,而此时反方已经失去发言反驳的机会,遗憾地结束了比赛。
最后,评委包雪对本次比赛进行点评。她肯定了新生们出色表现,同时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双方都存在“偏离主题”、“举例过多”和“陷入话题陷阱”等问题。正方二辩凭借出色的发挥,赢得了“最佳辩手”的称号。“第一次跟别的院比赛,感觉有点紧张”正方二辩郭鑫说道。
文:戴一畅(实习) 图:曹曼(实习)
最佳辩手风采
嘉宾点评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