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纵横

跨越世俗与距离 愿你收信快乐

作者:张丹丹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13-05-31

字体:

上课不可以传纸条

    本站讯 从幼时的青梅竹马,到成年后的倾心之交,再到老年的生死相离,一封封书信跨越太平洋,传递着两位主人公陈淑芬和李政国的爱情心语。5月30日晚,海鸥剧社鱼山站于鱼山校区排球馆为观众献上一场催泪大戏——《收信快乐》,此为海鸥剧社2013年上半年话剧周第一场。

    话剧表演空间分为两部分,李政国在左,陈淑芬居右,主人公通过各自诉说信件内容穿插起纵贯一生的爱情故事——从少年到青年,直至中老年。三对演员分饰三段时代的主角,生动演绎出循规守据的李政国与离经叛道的陈淑芬之间的凄美故事。

    开场,老年李政国缓缓拿出纸箱,从中拾起一封信读到:“我不是故意的,请不要再哭了。”画面切换回幼时场景,李政国撞到陈淑芬,恰巧两人是同桌,李政国便百般道歉“我不是故意的,请不要再哭了。我把这只铅笔送给你,我只削过一次。”纸条传递间,两人情谊加深,并约定以后经常写信。

    不久之后,陈淑芬随父母搬去美国。两人依旧通信不断,陈淑芬向李政国袒露自己对于新生活的不适应,怨恨父母离婚、弟弟受宠、甚至称“你是我唯一会写信的人了”;政国则宽慰她关心她,与她一同分享心事。然而,美国开放自由的环境让淑芬有所改变,她坦言自己“正在看精神科医师”,曾被母亲安排住进“监狱般的学校”,而最终被退学的原因竟是因为谈恋爱而意外怀孕。看到淑芬的苦苦哀求“不要不理我”,政国软下心来安慰淑芬:“我是担心你,心疼你”。信件来回间,两人感情好转,渐渐谈及“接吻”和“性”的话题,却又有意见不合之处。本段表演者庞裕智(生物技术2011级)与艾芊芊(生物科学2012级一班)生动表现出主角的童稚之气和成长变化。

    青年时期,李政国被师大中文系录取,但家庭经济负担较重;陈淑芬出落为成熟的都市女性,却因母亲的混乱情史颇受打击。文化背景不同的两人针对男女平等爆发一场口水战,李政国赞同传统的男女婚姻模式,而陈淑芬则更多地追求女性平等,两人意见再度产生分歧,为后来的不得相守埋下伏笔。随后,政国退学入伍,枯燥的生活让其厌烦不堪,不久淑芬出现在台北,与政国相遇并度过开心的两天。再次离去后,大洋彼岸的淑芬坦言自己“将要结婚”,一段时间之后诞下两个女儿;政国则一直勤奋学习直至考上律师,并与一位淳朴姑娘佳琳结婚。但欢乐过后总有乌云,离婚后的淑芬被剥夺去两个女儿的监护权,她日日酗酒,被关在市郊的“监狱”里,对自己已然绝望,政国写信来安慰她,建议她用画画来填补心灵的空白。在政国的安慰之下,淑芬逐渐好转起来。此段中崔键(药学2012级)与刘思诺(12生科1)深度诠释两人在不同命运中的沉溺与挣扎。

    时间一晃而过,两人已至中年,李政国的婚姻生活名存实亡,政途中却青云直上;淑芬举办的作品展也饱受差评,两人深藏于心的思念之情终于爆发,他们在新加坡和夏威夷一同度过幸福的时光,两人不禁说道“我们怎么会如此契合?”“我们这四十年都在干些什么!”,然而,政国选举当前,淑芬考虑到政国的婚姻与前途,决然离开,即使听到政国哭喊“我就想见你一面!”也忍住眼泪决不反悔,此时全场达到高潮。

    场景切至老年时代,政国生病住院刚刚恢复,感叹自己“一辈子都在成为别人想要成为的样子”,并提出想去美国看望淑芬;淑芬坚决反对,称“不想被你看到我现在的样子”。她以一句“我用一辈子的时间明白一件事:拥有,是失去的开始。那么,如果我不曾拥有,也就不会失去了吧。”表达对政国一生的无奈与歉疚。

    终场呼应开场景象,政国捧着一个纸箱缓缓上台,表情凝重。此时的淑芬已经去世,错过其葬礼的政国心痛欲绝,摆下蜡烛悼念她。他打开淑芬的遗物纸箱,里面装满他们的通信,还有那只“只削过一次的铅笔”,泣不成声的政国回忆起往事,悔恨与遗憾交加,“你不是要跟我当一辈子通信的朋友吗?”悲凉语调下,场内灯光熄灭,整场话剧结束。中老年阶段,徐基强(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2011级)和崔馨心(生物科学2011级一班)完美演绎这段悲情故事的世俗结局。

    最终,话剧负责人及参演人员上场,一同回忆总结排练话剧时辛苦而快乐的过程。至此,本场话剧圆满结束。

文:张丹丹    图:傅婧鑫 张若晨

她又生气了

我不是我妈

他不懂我 她不懂我

拥有是失去的开始

独一无二的记忆

我们还是当一辈子的通信朋友吧

你已经一年没有给我写信了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