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回家路:李文波探亲记

作者:冯文波来源:观海听涛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3-04-22 字号:

   【编者按】   

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当代大学生军官李文波22年如一日,像礁石一样扎根南沙,在平凡的岗位上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成功之路。2013年4月15日-19日,李文波受中国海洋大学邀请,并经部队批准,回山东探亲。本文尝试从记述他的回家之路着手,展示他平凡而又真实的成长之路。

母校也是家

在李文波心里有四个家,南方两个,北方两个。在南方,一个是由妻子和儿子组成的家,一个是他守候了22年的南沙永暑礁;在北方,一个是平度老家,另一个就是他学习生活了四年的大学校园。这次重回海大园,学校安排李文波住在鱼山校区,除了生活上的方便,再就是考虑到他大学四年都是在那儿度过,便于他重拾回忆,感怀往昔。

4月16日上午,李文波游览鱼山校园。海洋馆、赫崇本雕像、方宗熙雕像、图书馆、化学馆……最终再回到海洋馆。一路,他看的认真,讲的仔细。

“回家的感觉真好,心情很激动,也很高兴,一切是那么的熟悉……”在海洋馆前,他驻足停留,给我们讲述他当年上课的情境,“当时我们在地下室上课,一个班30来个人……”当问他是否还记得都上过什么课程时,他给我们列举了几门,任课老师却记不太清了。本想进去看看,但由于时间紧张就没走进海洋馆里面参观。

考入海大,专业编号1181

1981年,在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五年,李文波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海洋大学的前身山东海洋学院。李文波的大哥告诉记者,那个年代虽然家庭困难,兄弟姐妹也多,但父母还是让他们都有读书的机会,惟独李文波勤奋好学、成绩优秀,考上了大学,他也是村里走出的第一位大学生。

李文波身后那棵桂花树是1981级校友捐赠给海洋环境学院的

当时,海洋系有两个专业一个物理海洋专业(简称水文),一个气象专业。李文波就读于水文班,专业编号1181,第一个“1”代表海洋系,第二个“1”代表物理海洋专业,“81”代表1981级。

谈起报考海大的初衷,李文波不好意思的笑了,离家近,不用害怕想家。他说,上高中的时候因为住校,就很想家。报考大学的时候,他就第一志愿选择了青岛的山东海洋学院,同时,很多亲戚也都在青岛,周末还可以去他们家改善伙食。

想家,曾是李文波中学、大学时代害怕的事情,也正是这样一个“恋家”的人,毕业后却选择了在离家最远的地方工作,一干就是22年。

性格内向,生活朴实,不善文艺

李文波和大学时的同学朱耀华夫妇

“李文波性格内向,不善表达,有时班里开联欢会,同学提议让他唱个歌,他脸憋的通红,还是唱不出来。”时隔28年之后,再次相见的大学同学朱耀华回忆起当时的情境依然记忆犹新。据朱耀华介绍,大学时代他和李文波是很好的朋友,平时两人一起吃饭、学习、打篮球、踢足球,李文波生活很简朴,特别能吃苦,有一次,同学们抱怨说学校食堂的伙食越来越差,李文波却和朱耀华说感觉很好吃,比老家的生活条件好多了。

据李文波自己回忆,四年大学他一共花了家里800多块钱,最少的一个学期从家里带了40块钱,那时学校每个月给发27.5元的助学金,吃饭基本够用了。再加上姥姥、二姨等青岛亲戚的接济,他勤俭节约的读完了大学。

从平度骑自行车到海大上学,要走一天

“四年相处,我和同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毕业后的这28年,我时时刻刻想念他们,到外地出差,只要有机会就和当地的同学见见面……每见一个同学我都十分高兴。”谈起四年大学时光,同学间结下的深厚友谊,李文波如是说。

记者请李文波回忆下大学时代难忘的、有趣的事,他想了很久也没想起一件来。或许是时间太久远了,他真的记不清了,也许是大学时代他本就是一名普普通通、默默无闻,每天看书、学习、吃饭、睡觉,过着平凡大学生活的学生,四年大学生活中真的没有什么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事情。

那时候,交通不发达,李文波要骑自行车到青岛上学,天刚蒙蒙亮就出发,傍晚才能到学校。朱耀华给记者讲,李文波为人忠厚老实,与同学们相处很好。有一次放假,班上两名城市来的女同学,想去青岛的农村看看,李文波邀请她们去自己的平度老家,由于从学校出发时已近中午,他们骑着自行车一直到天黑也没到家,最后在过路车辆的帮助下才回到家。全家对两位城市来的姑娘给予了热情的接待,李文波带领她们感受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体验了下地劳作的辛苦……

大学时代有三个班主任

李文波大学时代的老师,大部分都年事已高,甚至有的已去世多年。四年大学他有三个班主任,分别是赵新民、张永良、王凤钦。据他自己讲,毕业后他和方胜民老师一直保持着联系,有一次方老师去南方出差还打电话说要去湛江看他,最终由于各种原因还是没能见面。

李文波说,上次回学校还是2011年6月,受干焱平教授的邀请参加中国海权教育馆的开馆典礼。平时回学校和回老家的机会都很少,一般都是赶上出差有时间就回来看看,像这次这样专程回来的机会不多。李文波说,这次回来受到校长、书记的接见和师生的欢迎,很高兴,也很感激。遗憾的是没见到自己的老师,15号的晚宴方胜民老师因为去了台湾没能参加,16号的晚宴张永良老师也没能参加。

忠于选择,坚守梦想

在“2012感动中国人物”获奖典礼上,推荐评委刘姝威这样评价他:李文波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选择人生。

李文波从小就有参军的梦想,1985年上半年最后的几个月,李文波正面临着择业的十字路口,校方征求毕业生个人工作意愿时,李文波毫不犹豫地填写了去海军部队工作的志愿。面对老师、同学的不解,李文波的家人却给予了莫大的鼓励:“干你自己想干的事业,我们支持你。”

校方被李文波的执着和真诚打动,主动与部队沟通,真是天随人愿,居然成了。李文波被分配到东海舰队海测船大队,从事海洋调查工作。工作了6年之后,1991年8月他又主动递交申请调往南沙从事水文气象工作,一干就是22年。

在南沙工作的22年,李文波有很多机会调离南沙。面对城市里优越的环境、舒适的生活,李文波说:“我不愿意脱掉军装,如果为了待遇,我早就不来部队了。”面对找他谈心的首长,他都婉言谢绝了。

22年里,他舍“小家”为“大家”,忠孝不能两全时,他选择守疆护土、为国尽忠,从意气风发到两鬓斑白,他用平凡和感动谱写了一曲无怨无悔的青春之歌。

英雄归来,村庄很平静

平度,青岛的县级市,因盛产葡萄而出名。2013年平度市再次吸引了国人的目光,这次不是葡萄,而是一个从这里走出去名叫李文波的人,获得了“2012感动中国人物”。

崔家集镇丁家村李文波的老家

崔家集镇丁家村地处平度市的西北角,1964年李文波就出生在这个小村庄。

4月17日上午,时隔两年之后,李文波再次踏上回平度的路。李文波讲,工作后他也就回来过4-5次,加上近几年农村发展变化之快,以至于他已记不清回家的路。中途,曾两次下车问路。

与想象中的不同,李文波的归来,丁家村显得很平静,没有鞭炮、没有锣鼓、没有鲜花,也没有夹道欢迎的亲人和乡亲们。有三五个老人、妇女和孩子在村头的胡同张望,他们或许也不知道来的是谁,只是好奇这突然到来的几辆汽车,以及车身上那醒目的新闻采访标示和前呼后拥扛着摄像机,拎着照相机的人。

李文波每次回家都住三哥家

下了车,李文波一时也分不清哪一家是三哥家,拐角处,遇到了同村的一个婶子,在她的指引下他走进了三哥李文海家的大门。

兄弟之间,最怕大哥

李文波姊妹8个,5男3女,他排行老7,按照兄弟间的排序,他是老四,这次回家,乡亲们依然喊他“老四”。

据李文波和他的弟兄介绍,大哥曾经是村小学的民办教师,他们弟兄几个都是跟着大哥读书。面对亦兄亦师的大哥,哥几个都很害怕他。记者问李文波怕大哥啥,他说,和那个年代所有的小学生一样,都怕老师。据李文波的大哥讲,小学期间李文波的成绩不是很突出,三年级的时候,还让他留了一级,把基础打牢。“上了中学之后,就知道用功了,赶上十里八村有放电影的他也不去看了,在家学习。”

“小学期间,你调皮捣蛋的时候,大哥打过你吗?”

“打过。”

“当时是怎么个情况?”

“有一次,我和同村的一个孩子一起偷大哥的小人书看,当时说好了互相保密看完了再放回去,后来这个同学拿着小人书被同村的另一个人看见了,然后告诉了大哥,大哥就惩罚我们,手心、脖颈都打过。”

据李文波的其他兄弟介绍,那时候,他们不怕父母,却怕大哥。

家里没啥变化,就是来采访的多了

在往平度赶的路上,三哥就给李文波打电话,问随行的有多少人,好准备饭。

进了家门,聊了不一会,就到午饭时间了。李文波的二哥、三哥、五弟很是热情,准备了丰盛的饭菜,一是为老四接风,二是欢迎随行的记者。

一家人的团圆饭

二哥亲自种的西红柿、三哥平时舍不得抽的中华烟、五弟自己酿的葡萄酒都拿了出来,兄弟间的感情和农村人的朴实真诚着实令人感动。

席间,记者问李文波的三哥,老四常年在外,不能回家给父母尽孝,你们有没有埋怨过他。老三摇摇头,兄弟们多,完全可以照顾两个老人,涉及到钱的问题,老四也出。

“老四现在出名了,有没有给家里带来什么变化?”

“家里人在电视上看到他都觉得骄傲、自豪,其他的没啥变化,就是偶尔有来采访的记者。”

父母坟前的儿子

此次回家探亲,在李文波行程中一项重要的安排就是给父母扫墓。午饭后,李文波在五弟和侄子的陪同下,带了纸钱和祭奠的果品,给父母上坟。

他们家的祖坟在村南不远处,一干人等步行前往。路上,李文波给大家讲述他童年的记忆,村边的小河、破旧的房子、弯弯曲曲的小路……

李文波在父母坟前

很快到了父母的坟前。摆好祭品、烧纸、磕头一番流程走完。李文波跪在坟前诉说着自己不能尽孝的愧疚,作为军人,守土有责,但也没给二老丢脸,请他们放心,不必挂念。

返回的路上,李文波遇见了几个熟人,没出五服的大叔,没出三服的嫂子……李文波主动和他们打招呼,他们也很热情的招呼着“老四回来了”。

平凡中的感动,默默中的坚守

平凡中的榜样力量无穷尽,平凡中的英雄更可敬。22年里,李文波在南沙永暑礁把工作当事业干,年复一年地采集着水文气象数据,测量着海天之间的变化。

李文波大学时代最要好的朋友朱耀华在1981级校友QQ群里得知李文波获得“2012感动中国人物”时,心情十分激动。通过多方打听,他找到了李文波的电话,时隔28年之后,这对大学时代的同学,在当年分别的地方再次相见。

从意气风发到两鬓斑白,两人抱在一起,泪水模糊了双眼。朱耀华说:“20多年来,你吃了太多的苦,受了太多的罪,这个奖是你应得的。”李文波却说:“没什么,我只是在普通的岗位上做了普通的工作。”李文波的二哥是个沉默寡言的庄稼人,谈起四弟这些年吃的苦,忍不住留下眼泪,“老四得这个奖我们不感到意外。”

22年来,李文波先后29次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累计守礁97个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创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纪录,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

当有人问他,这样重复的工作有何意义时?李文波说,我对南沙的气象熟悉,在那里我可以更好地干好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延伸阅读>>

■ 关于吸烟

两天的接触下来,给人印象深刻的除了李文波平易近人的品行以外,就是他的烟瘾了。4月15日下午,下了飞机刚到学校,在学术交流中心办理入住手续的时候,他就问服务员有没有打火机或者火柴,不凑巧的是前台没有,又去隔壁海洋世界的一楼前台问,人家卖完了。最后终于在酒店二楼找了一只打火机给他送过去。

后来问他,当时是不是想抽烟。他说,是的,憋坏了,坐了好几个小时的飞机。在4月17号回平度的路上,中途也是两次停车下来吸烟。

后来,我就问他,吸烟的习惯是在守礁的时候养成的吗?他说,一开始他是不吸烟的,部队知道他们守礁战士的煎熬和空虚寂寞,每次上礁的时候每人会发几条烟,他基本不抽,都分给其他战友了。架不住后来,战友们总让他抽,天长日久就戒不掉了。

■ 关于喝酒

中午,在李文波五弟家吃饭的时候,五弟特地准备了啤酒和自己酿制的葡萄酒招待大家。前去采访的记者,女士不能喝,开车的不能喝,能喝酒的寥寥。

大家就问李文波在永暑礁上是不是可以喝酒,他说,早些时候,不值勤或赶上重大节日时是可以喝一点的,现在管理更加严格了,不能随便喝酒。

问他,酒量如何?他说一般,不过这次回来在海大确实喝了不少酒。

又问他,平时在礁上有啥业余活动。他说,可以打球、下棋、踢足球、看书,原来可以钓鱼,现在不让钓了。

■ 关于行程

此次回来,李文波的行程排的很满,15号在路上走了一天,16号参加学校安排的各项活动,17号、18号回平度老家,18号晚上还要参加平度市市长举行的欢迎晚宴,19号返回湛江。

17号回家的时候,齐鲁网、青岛电视台的记者表示也想去采访下,原以为他会拒绝,他竟然同意了。

我说,留给你和家人团聚、拉家常的时间太少了,满打满算加起来也就1天时间。他说,基本够了,现在农村也很忙,弟兄们地里的农活也很多,我在家呆的时间长了,他们还得照顾我,我在部队也还有很多工作要处理。

李文波为人平和,很客气。记者们提出的要求他一般都会满足,但是他也有底线。他说,当时撰写他的个人事迹材料的时候,有人把他写成家里的老大,还说老家凡事都需要他操心,把主题拔的太高,很多地方与事实不符,以至于他没同意,从那时起,他要求关于他的文字材料都要自己把关,坚决不搞弄虚作假的东西。

■ 关于变化

在常人理解,李文波这下出名了,今后不用再守礁了,各方面的待遇应该也提上去了,其实不然。

16号在给海大学生作报告的时候,有学生就问过他,获奖后有啥变化。他说还是和以前一样,永暑礁他还回去,当前是从去年4月下礁到现在他还没回去过。

在陪同他回平度老家的车上,我又提起这一话题,“李大校,获奖后生活上、工作上真的没啥变化吗?职称、职务、工资都没上调?”

“真没有。我现在是中级职称,技术6级,大校军衔。根据规定,我今年可以申报高级职称了,但如果批不了的话,明年差不多我就该退休了。”

我想,就算物质上没啥改变,但去他家采访的各路记者应该比先前多了起来,原本平静的生活也肯定受影响,再就是走在大街上也许会被人认出来。他没说,我也没再细问。不过,两天的接触下来,李文波对待前去采访他的媒体记者很客气,也很配合,凡是他能做到的都尽量满足。

我又问,“现在像射击、拉练等那些高强度的武装训练还参加吗?”

“这些现在部队都不让我参加了,就是早晨的跑步出操我还参加。”

闲聊中,我们还谈到了青岛高的离谱的房价,我问他:“李大校,你们湛江的房子是不是也很贵?”

“嗯。不便宜。”

“你现在是不是也买了大房子?”

“我哪有?商品房谁买的起,我买了一个经济适用房。”

另外,李文波在作报告的时候提到儿子的高考成绩不是很理想,但几经周折,也最终进入了军校。他说,孩子受他的影响比较大,也希望踏着父亲的足迹继续前行,将来献身国防事业。

李文波对此事的回答是,“也许好人应有好报吧!”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刘莅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