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势以待
本站讯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开始商业化运作,佛教发展也不可避免的加入商业元素。那么,佛教是否应该排斥商业化?11月25日下午,数学科学学院与基础教学中心就这一问题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学术报告厅展开激烈辩论。担任本次辩论赛评委的是经济学院团委副书记李倩倩,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老师王术宽和管理学院老师孙林杰。
正方:数学科学学院代表队
正方辩手:钟蕾 王泽宇 张沛文 秦敏
正方观点:佛教应该排斥商业化
反方:基础教学中心代表队
反方辩手:汪颖 张琳 赵增辉 齐佳
反方观点:佛教不应该排斥商业化
获胜方:正方
最佳辩手:反方三辩 赵增辉
开宗明义,正反两方从不同角度切入辩题进行分析。正方一辩首先将商业与佛教的本质进行对比。她认为,商业的本质在于追求利益丰厚,而佛教则教导人追求精神富足,二者在本质上相悖,因此佛教应该排斥商业化。接着她又对商业化带来的后果进行详细分析,指出商业化使佛教局限于求神拜佛的形式,同时也是对信教者的亵渎与社会大众的误导。反方则从“抵制”一词入手,表明“不排斥”是指有选择的接受。从物质角度看,离开商业化佛教会丧失物质基础,反之从精神角度看,佛教可借助商业化有更好发展。
质询环节,正方三辩向反方抛出“如果商业化实现,那信仰多少钱一斤?”的问题,犀利指出商业化的弊端。反方二辩则反驳道:“难道因为存在考试作弊就应该把考试取消么?”反方三辩补充道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商业化带来的诸多问题不可回避,但不能因不和谐事件的出现就对其全盘否定。质询小结中,正反双方再次强调己方观点。正方指出本质不同的商业与佛教无法共存,否则势必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反方则突出不能因部分弊端就完全排斥商业化因噎废食。
自由辩论环节双方对商业化的利弊进行更进一步探讨。正方四辩质问反方在商业化运行下信徒还如何做到清心寡欲,信仰利益化也难为社会所接受。反方则认为这些弊端是由少数利欲熏心者带来,应该建立更为完善的法律机制来避免此类情况的出现,从人的角度改变而非排斥商业化。而后,反方追问对方离开商业化僧人如何生存的现实问题,正方提出正式僧人政府会有工资补助,同时社会捐助与慈善团体支持也必不可少,这样僧人就可安心佛法。但对工资补助这一情况,反方三辩质问“堂堂僧人接受施舍,岂不成了丐帮!”不过反方并未对离开商业化物质缺乏问题如何解决继续追问。
结辩阶段,双方四辩在总结各自观点的同时指出对方证明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反方指出对方在论证过程中偷换概念。提出“商业化并不等于利益化”再次强调商业化为佛教生存提供基本条件,在弘扬佛法、传播佛法方面有积极促进作用。正方则痛心疾首地阐述“佛门清净地变为聚众敛财庙”的悲哀现状。本该远离红尘的佛教落入乌烟瘴气的世俗,发出 “商业化真的可以弘扬佛法么”的疑问。
最终正方数学科学学院代表队以对辩题更为准确的掌握与更全面的阐释获得胜利。但无论结果如何,双方辩手都已经发挥最高水平,正如反方领队所说:“无论结果如何,都希望双方辩手秉着最初的热情,在辩论的路上坚持走下去。”
文:姚慧雯 图:柴俊炜
最佳辩手 侃侃而谈
评委聆听
对决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