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院环科以辩会友 唇枪舌战纵横捭阖

作者:孙艺真来源:本站原创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2-11-26 字号:

飒爽女将 优雅亮相

    本站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作为一种感情倾向因素对于职业规划起重要作用。那么当兴趣成为职业,究竟是会使人幸福还是痛苦呢?11月24日下午,大学生活动中心战火纷扬,中国海洋大学第十五届校辩赛小组赛第十三场正式开战。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代表队与化学化工学院代表队就“兴趣成为职业使人幸福还是痛苦”这一辩题激烈交锋。最终正方环境科学与工程院凭借出色表现获胜,最佳辩手称号由正方二辩刘妍慧摘得。

        本次活动由中国海洋大学团委主办,校学生会承办,担任本场比赛评委的是法政学院李湛老师,数学学院邱丽茹老师,优秀辩手马弋丁。
    
   正方: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代表队
   正方辩手:叶彤 刘妍慧 闫欢汐 王靖
   正方观点:兴趣成为职业使人幸福
   反方:化学化工学院代表队
   反方辩手:秦勤 马媛 陈雯慧 青清
   反方观点:兴趣成为职业使人痛苦
   获胜方:正方
   最佳辩手:正方二辩 刘妍慧     
 
 开场立论环节,正方一辩首先介绍“兴趣”、“职业”及“幸福”的定义,认为兴趣成为职业不仅带给人本身以满足感还会产生个人与社会的双向认同感。当兴趣成为职业,可使职业发展得更好,充分激发人们的潜能与主动性,使事业取得成就,实现自身价值并获得自我认同感;有利于兴趣的发展,人们有更多时间、精力发展兴趣,内心需求得到满足。兴趣与职业的关系就像人们与爱人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反方立论颇具抒情色彩,反方一辩这样说道:“兴趣就像五彩斑斓、有棱有角的矿石,但当它成为职业后,棱角渐渐消磨,色彩也将暗淡。”兴趣作为调剂生活的良方若是不断重复也会使人疲惫,当兴趣由原本单纯的追求变为硬性要求时,它便慢慢被消磨,逐渐异化。同时,现实种种客观限制也许无法让兴趣得到满足,崇尚选择自由不能成为人们不顾家庭、社会的借口。当伤痛来自喜爱的事物,曾经的幸福便也会戛然而止。
 
 有理有据的立论环节后,精彩质询马上展开。正方紧紧围绕己方观点,列举出为理想而奋斗的北漂青年、巴菲特等人物事例,引经据典,向我们阐述选择适当的兴趣发展为成为职业能够使人幸福这一结论。反方则认为正方在兴趣前增加过多的限制词,缩小了兴趣的范围。接着,反方二辩犀利提问对方如何看待韩日独岛问题,正方二辩回答:“我认为双方很无聊。”反方立刻追问对方如何看待日本购买钓鱼岛事件,在得到对方“很愤慨”这样的回答后,她进一步说明钓鱼岛问题能够引发人们更多愤慨的原因是出于热爱。而当人们将自己喜爱的兴趣作为职业,在遭遇挫折、阻碍或是不断重复工作时只怕会更加痛苦。兴趣是感性的,职业是现实问题,抛开现实而只谈理想是不理性的表现。
 
 随后,自由辩论环节将比赛带入白热化阶段。正方率先发起进攻,质问反方,若以兴趣为职业无法使人幸福,那么什么职业是幸福的。正方二辩刘妍慧再三强调,兴趣与职业是双向关系,人们应看到他们之间互相促进的作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存在矛盾,一国两制依旧存在;民主与集中互相对立,我国仍在实行民主集中制。我们难道因为矛盾存在就忽视它的积极作用吗?适合就是好的。”正方三辩如是说。面对正方的伶牙俐齿,反方迅速作出反应,她们紧扣兴趣成为职业会被消磨这一观点,反问对方何为合适的兴趣。反方认为,职业有天赋限制,如果仅仅凭借兴趣而忽视能力问题,那么只会加重痛苦,何谈幸福?
 
 自由辩论彰显机智,陈词总结体现清晰逻辑。本环节,反方四辩更多关注观点的现实意义,她提出“我们已经是成年人了,生活不再是纸上蓝图。虽然我们不能用40岁的标准来限制20岁的激情梦想,但我们也应当学会承担人生之重量。”职业毕竟是谋生方式,应看到职业的责任,培养理性择业观。正方四辩则举出爱情与婚姻的例子,与心仪对象结婚后,生活中难免有摩擦碰撞却感觉仍然幸福。职业总会有压力,但人们不能因压力而逃避,放弃兴趣选择自己不喜欢的职业。对职业有更高追求固然很好,追求本心才更加幸福。
 
 历经60多分钟鏖战,环科代表队取得本场比赛的最终胜利。比赛最后阶段双方领队分别介绍了各自的备战方向与心路历程。本场比赛至此圆满结束。
 
文:孙艺真    图:李玉

最佳辩手娓娓道来

每场比赛都有着无数人幕后的奉献

辩论结束后,辩手虚心请教评委李湛老师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