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照进现实

作者:康恺来源:本站原创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2-11-16 字号:



谈“经国”

    本站讯 蒋经国,威权时代最后一任领导人,台湾全面民主化的总舵手。在二十几年后的今天当电视画面切换到“我是台湾人,我是蔡英文”的时候,当胡德夫带着两个小孩唱着《美丽岛》的时候,当龙应台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着国破山河的小人物命运的时候,我们似乎很难将“蒋经国”这个名字与台湾现在的生活剥离。11月15日晚,由《海大学子》杂志社主办的文化沙龙之台湾史第五讲在同学的期盼中盛情开讲。

    “蒋经国似乎已成为现在公知的一面旗帜。”俞凡首先讲到,他指出在1988年蒋经国解严之后,虽然推动了台湾的民主化进程,但急剧的转型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而在接下来的讲座里,俞凡在细数蒋经国功绩的同时也在历史大背景下对其生平进行了一番细致的梳理。
  
    俞凡认为台湾与大陆一样,同样存在两级分化,而与大陆贫富不均不同的是台湾的分化是族群与族群之间的对立。他随后介绍说蒋经国在面对台湾复杂的外省人、本省人和“赛德克巴莱”的种族问题时,大力推行“本土化政策”,即任用包括李登辉、谢东闵、高金生、林金生等台籍精英人士,并且多次声称自己“已经是一个台湾人”且亲自劝说美国当局宽恕刺伤者黄文雄。而面对“自己已经是一个台湾人”的说法,俞凡老师同样指出蒋经国其实是一位坚定的中华民族本位论者,更是一个统一维护者。他虽然以台湾人自居,却不认为台湾是中华民族以外的一部分。
  
    “我是一个独裁者,但我要以独裁的方式结束独裁。”俞凡引用蒋经国的名言说到。他认为蒋经国不仅使台湾摆脱了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影响,实现了经济的腾飞,成为了亚洲四小龙的领头羊,他更大的贡献在于政治。无论是解严是为台湾民主基石的打下基础,还是让大陆老兵回乡探亲,让离散骨肉得以重聚,对于台湾政治以及历史的贡献功不可没。而据民调显示,迄今为止蒋经国也始终是排位最高,最受百姓拥戴的台湾领导人。
  
  “普通人的历史才是最真实的历史。”俞凡如是说。在接下来的过程中,他同样在历史大背景下对蒋经国本人的生平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梳理,意在偶然的历史机遇中探求其背后必然的蛛丝马迹。
  
  追忆从父亲蒋介石与母亲不合说起,俞凡介绍说经国先生从小受到的是正统的私塾教育,四书五经等均是其必读书目。而12岁之后的经历却打开了蒋经国的另一番视野,无论是花花绿绿的上海,还是充满红色气息的苏联,一切的一切都似乎陌生而又新奇。在上海、北京求学的过程中蒋经国也因几次参加学生运动或成为其领袖而被学校劝退。随后来到苏联的他虽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马列书”,但在与社会底层的接触中却发现当时苏联的集权体制与其主流报纸宣传的大相径庭。归国后,他被父亲派到江西、新疆等地,俞凡指出“穷则思变,只有穷地方才有革命的需要”,而在这些地方的锻炼同样为蒋经国积累了诸多政治财富。可接下来的生活却未因此而变得顺利。抗日战争全面打响,蒋经国号召“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可迫于大国胁迫,即使是战胜国的中国也必须以牺牲外蒙古为代价,而蒋经国却“以一人背国耻”,在最后的中苏协议上签了字。抗日战争之后的国内依旧纷争不断,通货膨胀、官员腐败、土地改革等一系列问题也使国民党迅速失势。俞凡同样认为,蒋经国虽有意打压特权阶级,可政府却无法操纵经济,在国内大环境衰败的条件下上海也难逃厄运。1948年12月10日,蒋氏父子自成都凤凰山机场飞赴台北,国民党从1927年起长达22年的统治,或者说,一个蒋介石的时代也就此结束。
  
  而在下一场的讲座里俞凡同样会在梳理蒋经国生平之后,从1949年讲起,从白色恐怖、孙立人案到美丽岛案、民进党立、台湾解严——一个你我不知道的台湾,讲述也从未停止。


文:康恺    图:王鸠鹏



 
激情澎湃的讲演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