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辩手亮相
本站讯 艺术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是人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的有机结合体。艺术的功能在教化还是娱乐?11月10日下午的大学生活动中心“硝烟弥漫”,中国海洋大学第十五届大学生辩论赛八强赛第二场拉开帷幕。经济学院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辩手们就这一辩题上演犀利的的言语对决,精彩的思想交锋,最终经济学院得胜,正方二辩高远夺得最佳辩手。
本次活动由中国海洋大学团委主办,校学生会承办,担任本场辩论赛的评委均来自法政学院,分别是杨洋老师,张红杰老师,张一老师。
正方:经济学院
正方辩手:程沛文 高远 孙晓璇 鲍羿岑
正方观点:艺术的主要功能在教化
反方: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反方辩手:杜思瑶 朱梦琪 刘妍慧 李云迪
反方观点:艺术的主要功能在娱乐
获胜方:正方
最佳辩手:正方二辩高远
立论阶段,双方旗帜鲜明,准确阐述所持观点。正方一辩从艺术与创作者关系、艺术欣赏过程是潜移默化中完善自我的过程、艺术是社会智慧的结晶等三方面进行阐述。反方一辩并不畏惧正方侃侃而谈的气势,她面带微笑,淡定地指出正方将教化与激发思想混淆。反方重新定义教化,即“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阶层的思想由个别到普遍的提升,是从上到下的普及,是具有统一性与方向性的。”紧接着,反方抛出两个犀利问题,即“教化的统一性与艺术的多样性岂不矛盾?”和“教化的功利性与艺术的主观性如何统一?”。
在思维严密,逻辑清晰的定义战之后,双方展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质询环节。正方二辩首先发难,“艺术是否兼具教化与娱乐功能?”,“艺术的教化功能如何实现?”,反方二辩在这一系列咄咄逼人的发问下,说出是“从上到下的接受”。面对问题“轰炸”与频繁打断,反方二辩在占下风的情况下,直呼对方辩友应绅士一点,为紧张的辩论赛增添一阵笑声。反方在随后的质询中,大打事例牌,举出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革时期八个样板戏等都是艺术在起教化功能,可这使艺术沦为工具,抹杀艺术追求自由解放的本性。
随后小结中,正方四辩犀利指出,反方将教化与同化混淆,并且将娱乐的外延无限扩大。他又指出艺术的长久生命力在于推动人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娱乐只是手段,教化才是最终目的。反方四辩以梵高的《向日葵》为切入点,反问道:“难道人们不能因为看到画作丰富的构图,明亮的色彩而心情愉悦吗?只能联想到揭示了什么道理,岂不是对艺术的枷锁,是一种悲哀?”
自由辩论阶段,双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互不相让。正方首先引用亚里士多德名言,“求知是人的本能”,指出艺术创作之初就蕴含着创作者思想。反方以“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吹糖人,剪窗花怎样教化人”回击,提出艺术创作之始并非是普度众生的愿望,而是最纯朴的“使己快乐,使人快乐”的想法,凸显艺术娱乐功能的主要地位。接下来,反方遵循传统“事实打法”,以《日出·印象》,司母戊鼎,苹果砸中牛顿或普通人,意识流小说等为例,质问正方由此的联想,从而指出正方由于受教化的禁锢,答案模式化,忽略艺术娱乐的主要功能。正方毫不示弱,针对反方例证,一一予以强有力的回击。
反方四辩儒雅从容,再一次引领大家剖析概念。他谈道,教化是一种统一性的引导。而正方试图将启发思想也划入教化范围,显然错误。正方四辩慷慨激昂,他迅速弥补自由辩论之不足,强调教化允许不同的存在。他的发言磅礴大气,从仓颉造字谈到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文以载道,激发思想碰撞”,再到近代胡适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以笔为剑,以纸为枪”,都说明艺术承载着思想,担负着思想启蒙,开启民智的重要使命,最后提醒全场观众,莫让“短暂流行掩盖艺术真谛,一时享受忽略一世经典”。
辩论结束后,最佳辩手正方二辩高远开心地与队友相拥,“我十分激动,取得胜利很不容易,很感谢全队所作出的贡献。”
文:罗代姣 图:王鲁宁

最佳辩手

正方领队点评

反方代表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