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交锋
本站讯 唇枪舌战,思想与智慧的碰撞;你来我往,学院间交流的舞台。11月3日下午,由共青团中国海洋大学委员会主办,中国海洋大学学生会承办的第十五届大学生辩论赛,在大活打响第一枪。提前赛首场,由正方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对阵反方海洋地球科学学院。电子竞技引入校园究竟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地球的四员男将个个铁齿铜牙,环科的四位巾帼英雄们同样伶牙俐齿,最终,首场胜利由反方海洋地球科学学院获得,而正方二辩朱梦琪摘得最佳辩手称号。
到场的评委有:海洋环境学院孙即霖教授,化学化工学院冯丽娟教授,以及法政学院张红杰老师。担任赛后点评嘉宾的是环科领队李云迪和地球领队马瑞罡。
正方: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正方辩手:李晓彤 朱梦琪 李育真 贾沛莉
正方观点:电子竞技引入校园利大于弊
反方: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反方辩手:王国槐 邹承业 黄慧文 姜波
反方观点:电子竞技引入校园弊大于利
获胜方:反方
最佳辩手:正方二辩 朱梦琪
立论阶段,双方都抓住要害,展开对攻之势。正方一辩首先旗帜鲜明地指出,电子竞技是利用高科技软件、硬件设备进行的一项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对抗运动,是一个体育项目,与网络游戏有很大区别。因而,若我们将其积极引入并合理疏导,不仅满足学生爱好者的需求,也推动了它自身的发展。而反方一辩则针锋相对地强调,电子竞技是基于电子游戏发展起来的电子游戏运动,它有游戏的固有弊端,再加之我国的电子竞技产业发展的并不完善,因此,将其引入校园会造成学生身体健康与学业的双负担。
犀利的质询环节紧跟其后。正方三辩一站起来就问对方三辩:“你喜欢什么体育运动?”当得到对方“喜欢羽毛球”的回答时,她依照设计好的圈套步步紧逼,提出很多人对电子竞技也很热爱,那是不同于沉迷的感情。所以如果加以合理的疏导,使电子竞技在校园内成为一个规范、健康、专业的平台,可以使它起到增加学生团队协作等多方面能力的作用。反方三辩反击:“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吗?”顺着对方的肯定回答,他进一步举出“汪海洋网吧”赞助的例子,说明这类商家是有利可图的,而以学校为首的教育机构应当正确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消费观,而非让学生花钱在电子竞技游戏和这类场所上。激烈的质询,双方都坚定立场,互不相让。进入质询小结,首先,正方四辩再次强调了对电子竞技可以像对羽毛球那样执着且单纯的喜欢,而反方三辩则认为不是所有兴趣都是好的,电竞容易让人沉溺于此。正方又举了电竞入选奥运会的例子来说明对方混淆概念,把电子游戏与电子竞技等同,其实对于电竞,我们更积极的做法是多方面疏导;但反方立刻犀利地提出这种有效引导没有可行性:电竞的流行说明它自身有足够的吸引力,也会成瘾,所以以电竞来代替电游成瘾就像用海洛因戒掉大麻瘾一样。言至此处,场下掌声雷动。
接下来进入最精彩的自由辩论环节,正反双方围绕多方面展开唇枪舌战。首先,正方点明社会现状——电子竞技已经悄然进入校园——从而提出疑问:“如果校方不对电子竞技进行积极引导,那该如何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我们是否有足够能力阻止电子竞技在校园内成长?”反方则指出,电子竞技在我国发展并不完善,并且目前缺乏电子竞技的行业规范,因此校园内不适合引入电子竞技。同时,反方以美国对枪支的管理情况为例,说明即使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也不能阻止事物本身的弊端,电子竞技会导致竞技者沉迷于虚拟世界,从而影响学业和身体健康。对此,正方指出反方故意混淆电子竞技与网络游戏的概念,“电子竞技运动的本质为体育项目,目的是竞赛和夺冠;而网络游戏是娱乐游戏,仅供休闲”。正方进而强调,将电子竞技引入校园不仅能够积极疏导、规范该项目,还可为电子竞技热爱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反方则坚持认为,将电子竞技作为爱好有众多弊端,而对上述能力的锻炼有多种更佳方式可供选择。
结辩环节,双方思维依旧针锋相对。反方四辩重申电子竞技的基础是网络游戏,二者之间存在固然联系。电子竞技引入校园会暗示学生忽略网络游戏的消极作用,导致其花费大量时间练习电子竞技,这与校园求学求知的性质相悖。正方对此不敢苟同。正方四辩强调大多数人对电子竞技存在偏见,误将其与网络游戏等同,但事实上电子竞技是集回合性、竞技性、观赏性于一身的体育项目,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积极效应。
最后,双方领队分别对本场辩论赛进行点评。环境科学与工程院代表队领队环境科学2010级李云迪首先发言:“双方辩手过于理性,将兴趣的选择功利化,却忽视兴趣的本质——我们真正喜欢的事物。各位辩手应跳出该思维进行思考。”之后,海洋地球科学学院代表队领队地质学2011级马端罡赞扬双方辩手:“我看到了每位同学的努力和能力。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在辩论整个过程中的锻炼和收获。
文:李华薇 陈思婷 图:刘颖慧 张婉祎
最佳辩手
正方领队发言 解析备战思路
反方领队发言
唇枪舌战 辩手之间认真聆听对方发言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