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眼

采撷一分情 清酿藏于心

作者:杨倩 周畅浩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12-06-12

字体:

    构成学校的主体不外乎学生和老师。

    大学之前,老师与学生这两个元素结合得十分密切,乃至每一位学生的性格老师都了然于心。每逢教师节,学生们会送给老师礼物,老师生日时,也会举办聚会庆祝。重不在于礼物、庆祝,这份感情与羁绊,将伴随他们,走过一生的旅程。而进入大学后,自主选课这种截然不同的上课方式,使得学生老师间的“邂逅”变得尤为珍贵。

    然而,拨开现实中掩盖师生情谊的种种迷雾,你是否发觉,在我们成长的画卷上,老师总是在用他们最有力的笔触勾画下深深浅浅的痕迹。

    或许,初入大学时,老师依旧是那个让我们望而生畏、满怀敬意的长者,而对于即将踏出校门的毕业学子,四年的磨合与熟悉,老师早已成为与他们同呼吸,共感受的朋友。

回首间 喜乐丛生 生命因你而动听

    有人说:“人生有三大幸运:上学时遇到好老师,工作时遇到好师傅,成家时遇到好伴侣。”如今,毕业的风铃在耳边泠泠作响,毕业学子们站在大学路途的尽头,回首苦乐交织的四年旅程,是谁让曾经年少迷茫的自己找到坚定的方向?是谁让过往青春颓败的自己收获前行的力量?

    是陪伴他们四年风雨兼程,“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恩师们。他们用自己的兢兢业业,用自己的严谨认真,用自己赤诚的责任心,为学子们呈现一堂堂无形的素质教育课,使学子们深受其教,影响颇深。

勿忘谆谆教导   

    作为优秀毕业生之一的董喆(食品科学与工程2008级)忆及几位对她影响很深的恩师,脸上不禁露出满足幸福的笑容。从SRDP研究项目开始,直到走进研究生实验室,王玉明教授不仅仅是她研究项目的导师,更成为带领她不断前进的人生导师。他曾在日本留学多年,主攻食品营养学和分子营养学,荣获多项荣誉称号。“他知识涉猎面很广,我们向他请教各方面的知识,他都能娓娓道来。尤其是在营养学方面,王老师懂得很多,同时也具有一定深度。总之,我们是十分佩服他。”

    遇上导师王玉明是董喆的幸运。因为一位学术渊博的老师带给学生的往往不仅仅是他精深的学术思想,更是潜藏在他身上的各种优秀因素。而这些优秀因素足以让学生受益终生。

    的确,“跟着王老师做实验,总有种很有前途的感觉。”董喆乐呵呵地说道:“与老师交流久了,会慢慢感受到他们于平淡中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有时他们一个甜美的笑容,一句温馨的问候,一声鼓励的话语,便会在不经意间成就一份意想不到的优秀。

    身为班长,董喆与团委书记王渊的交流沟通很是频繁。“王渊是一位很为学生着想的老师”她称叹道。同时,这也让她渐渐学会从细微之处感受老师带给他们的感动。 在为学生安排工作的时候,王渊会考虑到各方面的问题,学生的利益被最先顾及到。而经常与她同行的郭鸣也深受其感染,怀念起班主任关怀学生的点点滴滴。忘不了在班级聚会中,班主任意外送上一份蛋糕的惊喜;忘不了每年班主任于百忙之中找来优秀毕业生与班里学生进行经验交流;忘不了班主任在大三暑假时期,主动为学生找寻实习公司的忙碌身影;更忘不了在自己迷茫困顿期,班主任的悉心开解与鼓舞,与平日里体贴至极的关怀与问候。

倾谈中 余味深长  此程因你而精彩  

    不止是学生,对老师们而言,学生的四年学习生活同样带给他们难忘的经历。情感的付出并不是单向的,你的每一份付出,都将或浅或深地印入旁人、以及你所在乎之人的心中。或许他们并不曾向你表述,但心中那一份温暖与感动,却始终萦绕身旁。

    欧婷(基础教学中心计算机基础部讲师)在教授大学计算机基础与网页制作时,便时常提起一位在计算机方面并不十分出众的女生。起初的她,对于课堂上的一切,皆是一脸茫然。作业不会做,便毫不犹豫地询问欧婷,可能那对于他人只是很基础的问题。因此,挨骂在所难免。被骂得泪水盈眶时,她总是抬起头颅,不让眼泪掉下,坚定地一步一步向上攀爬,如同一只蜗牛,尽管缓慢,依旧执着。从粘在树枝上的毛毛虫,蜕变为翩翩起舞的蝴蝶,她付出很多。而这,艰辛旅程中的每一步,都烙印在欧婷心中。欧婷总是以她的方式默默陪伴着这位女生,无论什么时间,总会尽快解答她的疑难。或许,在她心中,老师的批评如同一种鼓舞,使她抱得高分归。

    我们身边总是有着各种关怀,只不过有时因为太多人共同分享,从而略感稀薄。然而,当我们真心去体会,便一定能感受到那一缕缕的温情。可能只是如欧婷般,当你有所困惑时,她寄予电子邮件一封,带着些许指引;又或许类似团委老师,一直坐在办公室,等待对你我的困惑做出解答。如今的大学限制了师生的深度交流,但那一份浓浓的关怀与希冀,却从未遗失。

    教授近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师张岳红(基础教学中心社会科学部副教授)时常与学生分享一段往事:某学生因为考试没有及格,张岳红没有将其“放过”,该学生便在论坛里改名为“死在张岳红手上”,同时开始大量发帖哭诉,引得不少师生瞩目,纷纷参与进来。学生“吐槽”各路“名捕”,老师们则关注自己是否“榜上有名”。张岳红则在此次关于名捕的讨论中“声名鹊起”。“欸,那个网上的不是‘死’在她手上吗?”过路时偶尔会听到类似的声音,同事也时常调侃到“你的手上可是有着‘血案’呐”。但当时也有其他同学对这位学生进行劝解,觉得可能太过火,而那位学生则坚持“只要我近纲一天没过,我就不准备更换网名”。

 师生四年 温情纪念

    时间将流言一遍遍的冲刷,直至湮灭。在之后的一堂限选课上,这两位“主角”有了更深的交集,相互间的误解,也渐渐消散。有时我们所有的情感,全都建立在细小的生活片段中。虽然彼此交际甚少,但这些小小的记忆段却能衍生出两者之间延绵不绝的温存。

    时至今日,她们仍然时有交流,老师给学生出点子,学生向老师晒生活,教师节不远万里寄来一束鲜花。即使相隔万里,心却是那么近,身边总有一丝温暖,一份记挂,她们的情谊,平淡,却又温馨。
 

               大一初次相识,还陌生,还疏离;
      大二渐渐熟悉,或浅析,或深知;
      大三亲密相知,也感动,也欣喜;
      大四离别在即,且留恋,且珍惜;
     

    大学四年漫长也短暂,是辛勤的园丁们始终在装点我们的人生梦,为我们的大学生活留下值得回味的一笔。而如今,趁这最后的时光,采撷一份浓浓的情谊,许以一汪清水,一根麻绳紧缚,将其藏于心间,待日后闲情之时,开启尘封,便可体会那一抹经岁月酝酿过后的醇香。

文:杨倩 周畅浩    图:杨晓婷 部分图片来源于毕业生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