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中外 观行改之效

作者:王卉来源:本站原创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2-05-19 字号:

 

竺教授比较中西行政改革

本站讯 三十五年前,邓小平在南海画得一个圈,中国大地上的改革大刀阔斧开展起来。而伴随经济的发展,行政之革却在跌跌撞撞中徐步跟进。改革开放以来四次机构改革以及2008年大部制改革缘何问起,效果如何,问题又出现在哪里?5月19日上午9点,图书馆第二会议室“迎来”海大人文讲坛第十九讲,复旦大学教授竺乾威带你纵览近现代中外行政改革,思索现实理论重重冲突何以破。
 
本次讲座紧紧围绕“中外”、“行政”、“改革”三大关键词。从西方的公共行政改革出发,竺乾威将资本主义国家概括为的两大发展模式,分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至上发展和以北欧国家为代表的福利发展。在福利国家经济的恶化和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现实背景下,通过分析两种发展模式的利弊,配合相应经济发展理论的变化,竺乾威向听众清晰展示西方行政改革脉络。而对于其改革的主要措施和目标,竺乾威认为其是以市场化和企业化为取向,致力于提高公共部门资源配置效率和缩小政府规模。无论是从重过程到重结果的变化、灵活的用人制度、绩效评估以及职能外包还是节省资源、竞争性引入和顾客至上,恰到好处的实例分析,让现场听众不由跟随他的发问思考:“我们的政府到底应该怎样建设?”
 
中国的行政改革,简单回顾后,竺乾威将重点放在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经济需要而进行的政府改革。1982、1988、1993、1998、2003五次改革以及2008进行的大部制改革,因为现实背景和发展境况不尽相同,每一次改革目标和侧重亦不同。从精简机构部门到年轻化从政人员,从要求职能转变到具体职能划分和对行政效率的要求,改革不断加深。对于2008年大部制改革,竺乾威提出他的看法:权力重构还是结构重构?大部制边界问题、利益补偿问题以及整合问题都得到及时良好解决吗?另外,他提到广州顺德的现行改革,并对其党政部分的方法提出质疑。
 
竺乾威从改革起点、目标设定、手段选择、改革对象、理论指导、改革动力和路径依赖七个方面对中外行政改革进行比较。社会大背景不同,发展程度也有所区别,加上历史文化等人文环境的差异,“区别之中,我们要找到自己的突破口。我们处于学者的角度,对于问题的思考是理想化的,我们要做的,是通过研究为执政者、改革者提供学术借鉴。”竺乾威最后说道。
 
法政学院张红杰老师结束后说:“竺乾威教授视野开阔、思维敏捷。理论加实践,深刻的分析让人获益匪浅。”
 
文:王卉    图:王来
 
【新闻链接】
 
       竺乾威,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共行政系主任,澳门大学政府与行政学系客座教授。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或政府特殊津贴。研究方向:行政学理论、比较公共行政、组织及人力资源管理。在国内外权威杂志《Internationnal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公共行政评论》、《中国行政管理》等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官僚政治》、《美国的市政管理》、《行政学导论》、《当代中国行政》等十几部著作(含译著)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