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纵横

三寸舌论贫富仁 复赛首魁花落法政

作者:王卉 李佳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12-04-26

字体:

正方反方  从容亮相

    本站讯 子曰:“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贫与富由社会体制导致,当今社会甚至有部分人打着“贫”的旗号做不仁之事。那么究竟贫与富哪个更能威胁社会安定呢?4月25日晚,法政学院与管理学院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拉开校辩赛复赛帷幕,双方围绕“富而不仁还是贫而不仁更能威胁社会安定”展开激烈辩驳,最终法政学院获胜,正方二辩马晓洁获得最佳辩手称号。

    正方:法政学院
    正方辩手:杨雅琳 马晓洁 徐文强 朱继源
    正方观点:富而不仁更能威胁社会安定
    反方:管理学院
    反方辩手:牛璐 张舒 刘佳 宋佳楠
    反方观点:贫而不仁更能威胁社会安定
    获胜方:正方
    最佳辩手:正方二辩 马晓洁

    出席本次辩论的嘉宾有:社会科学部老师王付欣,军事科学部老师卞秀瑜,海洋环境学院老师赵传湖,工程学院老师张开升,基础教学中心江宏春。图书馆李琳教授担任点评嘉宾。

    颇具特色的自我介绍之后,正方首先辨析辩题的含义,强调辩题突出“更”,并非哪个会威胁社会安定。然后才将己方观点娓娓道出。正方一辩从三个方面进行立论:建立、遵守、维护。她认为富者掌握资源甚广,并且破坏规则的手段多于其他阶层,也更容易躲避制裁。反方一辩从理论、动机、范围、政策、图例五方面针锋相对,表示贫者的不仁更容易使社会良性有序的运转出现危机。

    质询环节双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正方二辩首先抛出修正药业使用毒胶囊的例子,提出“杀人的最高境界并非真枪实弹,而是杀其于无形”,强调占社会大份额的企业对经济稳定的影响更甚,进而论证富者在经济上的腐败堕落和在政治上的贪污受贿对社会安定威胁极大。反方不甘落后,引用三年自然灾害时犯罪率急升的例子,提出贫困容易滋生犯罪。随后的质询中,正方屡次强调辩题中“更”的重要性,反方则侧重从贫者更渴望变革从而引起社会的不安定阐说。

    随后小结中,正方四辩率先指出对方陷入“非富即贫”的怪圈,并发出质疑:“难道每个贫者都是不稳定因素吗?难道富人就不需要监管吗?”并以核弹的伤害范围明显大于雷区暗喻其意。反方四辩沉着应对一一回应正方质疑,并重申贫者更渴望变革,富人则不会希望社会稳定失衡使自己利益受损。

    正反双方在自由辩论环节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妙语连珠使观众大呼过瘾。正方不断拿食品安全的例子作为筹码,反方立即反击:“三聚氰胺的问题出在哪的?是奶牛,是贫者,所以贫者更影响社会安定。”正方认为在大企业的恶性作为下,人们连基本的生命安全都不能保障,当然是富者危害更强,反方则强调穷者范围大,出现威胁的几率自然大。该环节双方交锋无果,正方抓住程度,而反方则紧扣几率。虽辩手反应灵敏,但仍有失误出现。当正方举出富人杀妻影响社会秩序时,反方居然脱口而出:“难道杀死一个人就影响到社会安定了吗?”此语一出,观众席下嘘声一片。

    结辩阶段,铜唇铁舌之风尽显你来我往之中,让比赛精彩更上一层楼。针对整场态势,反方四辩首先指出正方对于贪官与富者之间的混淆,强调其辩论关键是具体贫者、富者的行为。随后,她从现实角度剖析认为富人在监管之下不可为所欲为,固然穷人范围之大不可忽略;而对于富人,社会的稳定亦是其保证财富稳定不可或缺之因。再观国家之政策,对于扶贫问题的重视间接揭示贫困对社会稳定的潜在威胁,关注贫困是国家发展得以稳定的必然。与反方四辩不同,正方四辩采取针对漏洞的方法进行总结。对于反方极端的非富即贫狭窄定义表现出的矛盾;对何为威胁社会稳定的不明确甚至混乱以及忽略富人亦有监管等问题一一指出。最后,他再次阐释富者占据大多数社会资源因而形成分配不公的实质是富人更易不仁的关键,更重要的是,这样并非两害相权取其轻的辩题,明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何意义。

    “引例恰到好处,辩论生动精彩。”李琳开篇点评道。她指出双方未围绕“仁”展开更深入的辩论是一大缺憾,“‘仁’的本质在于教育与道德,从仁深入方可看出问题的严重性。穷人若连善心都无,岂不可怕!”同时,她建议同学们读书读史,融会贯通三十六计之策,仁者无敌。

文:王卉 李佳    图:项陈媛 卢国彬

最佳辩手游刃有余

李琳教授精彩点评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