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路相逢 决战今夕
本站讯 在大学教育市场化的主题频频被推至风口浪尖的今日,大学教育承担着为国家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其是否应当以市场为主导已成为热议话题。4月20日晚,中国海洋大学辩论赛初赛第五场在大学生活动中心精彩上演,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与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就“大学教育是否应该以市场为导向”针锋相对,为观众们献上一场思维盛宴。最终反方略胜一筹晋级次轮,反方四辩李昭颖获得最佳辩手。
正方: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正方辩手:叶佳玮 盛晴 杨莹 赵宇彤
正反观点:大学教育应该以市场为导向
反方: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反方辩手:王国槐 丁航航 邹承业 李昭颖
反方观点:大学教育不应该以市场为导向
获胜方:反方
最佳辩手:反方四辩李昭颖
大气沉着,开篇立论。正方一辩首先分析大学教育的所处位置,然后从个人、家庭、市场、国家对其期待的方面出发,点出市场对大学教育的导向作用具有必然性、迫切性与优越性三大特点。反方一辩开门见山,指出大学教育的三大目标是:传授专业技能、完善学生思想、继承传播文化。市场滞后性、盲目性、不稳定性等特点与大学教育的前瞻性、引导性、稳定性等优势背道而驰,所以市场只应是大学教育的参考而非导向。
针尖麦芒,质询相对。正方二辩通过学校开设专业课并安排实习周的例子指出大学教育学生的目的在于服务市场需求,自然市场必应对大学教育起到导向作用。当反方三辩以自身学习人文知识的经历进行反驳时,正方二辩通过市场在需要具有专业知识人才的同时也注重人文素养进行巧妙化解。双方互不相让,见招拆招,通过市场的易变性与大学办学理念的稳定性相矛盾之特点进行辩驳。
你来我往,自由辩论。正方不断强调市场需求是社会需求的集中表现,以市场为导向的大学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服务社会。反方则认为市场行情变化莫测,以何时的市场为导向,怎么以市场为导向均存在问题。同时反方提出市场本质是利益,以利益引导大学教育不利于大学生的培养。而针对辩题中的“导向”,反方认为市场应是大学教育的参考,而不应该发挥导向作用。正方则认为市场为导向是掌握市场规律,完善大学教育的有效途径。
从容淡定,总结陈辞。反方四辩率先将正方观点归结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找工作为中心,以混淆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混淆导向与参考的概念为基本点,指出正方以利益为出发点,作为当代大学生未免太过功利化。而正方四辩首先为双方不断争辩的导向与参考作了定义,导向如同高速路上的方向,而参考是高速路上限高限速的路牌,以市场为导向的大学教育则是为大学生指出一条明确道路,合理疏导大学生对利益的追求,告诉学生如何立足社会发挥其教育的本质作用。
字字真言,嘉宾点评。法政学院张红杰老师点评这场辩论赛时说道,整场辩论赛精彩纷呈,双方都运用大量实例论证其观点,使得整场辩论赛内容非常丰富。正方辩手互相配合联袂出击,反方辩手则言辞犀利反应迅速,都非常优秀。出席本场比赛的嘉宾还有社会与科学部老师王付欣,工程学院老师刘臻,环境工程与科学学院老师郑建国,基础教学中心老师陈凯泉,管理学院老师胡春晖。
文:周晶莹 龚凯乐(实习) 图(实习):叶友杰 胡文雄 编辑:高远

最佳辩手李昭颖纵横

张红杰老师细心点评
【新闻链接】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