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眼

温暖相聚 情系心间

作者:杨晓婷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12-03-13

字体:

    在万物枯黄的冬季,阳光也变得温柔。原本略带感伤的季节,因寒假变得温暖。身处他乡的海大学子回到自己的故土,感受家庭的温暖、欢度祥和的春节。亲情是世间最真诚的的情感:亲人之间不会因久未相见而变得疏远,牵挂也不会因为地域之隔而减少。思念,在彼此的心间时刻滋长,它会在终究团圆的时刻转化成巨大的幸福。
 
归 心似箭
    
    鱼山的道路两旁,高大的法国梧桐如卫士般成序排列。1月16日的校园忙碌又寂静,精小的轱辘在油柏马路上滚动前行,发出阵阵的响声。从宿舍到校门口的各条道路上,三三两两的人拖着行李相约离开。昔日学子或匆忙奔走各处、或悠闲漫步林间的身影都已变成归心似箭的归客。整个鱼山就好似一个玩累的孩子,乖巧地看着伙伴们一个个道别回家。
 
    长途车站、火车站、飞机场,处处都能见到海大学子等待的身影,海南、新疆、黑龙江……是他们遥远的目的地。十几个甚至是三十多个小时的漫长疲惫,在此时,被内心那浓浓的思念冲淡抵消。即将抵达的地方,有牵挂的家人、志同道合的朋友,那是学子们最初、最美好的天地。交错的高速路、窗外映入眼帘又迅速退去的山丘、无尽蔚蓝的天空,陪伴着游子们回到家乡。

伴 暖如春
 
    世间有一种关系,叫骨肉相连;世间有一种感情,叫血浓于水;世间有一种牵挂,是绵长不绝。当远行的游子,背着行囊踏上归家之路,那一种迫不及待的兴奋激动,不可名状;当奔波的旅人,踏入家门的一刹那,“乡音无改”的感慨油然而生。


 
合家欢乐度新春

    当一个人渐渐成长,他的世界便会更加广阔,他的向往也许已超越了家的范畴。离别在所难免,于是相聚的日子就变得更加弥足珍贵。饭后话家常、除夕享年夜饭、十五合家品元宵,当时只道是平常的点滴愈加难寻。父亲微陀的背脊仍旧撑着家庭、母亲鬓间的白发留着岁月的痕迹,越来越唠叨的他们,不厌其烦地询问游子在他乡的快乐与辛酸。孩子的一句关心就能让他们从心间感到温暖;对于孩子的任性叛逆,他们更多的是包容忍让。

    家,永远是最温暖的地方。回到家,不必再在冬季寒冷的清晨买早点,自有温热的饭菜摆上桌;回到家,不必因为粗心大意而冻感冒,自有父母的叮咛随时响在耳畔;回到家,不会因生活上的不顺无处排解,自有人愿意当你的倾听者;回到家,不会再感到人事些许冰冷,家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会温暖心灵。

    在外求学的游子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日子屈指可数。在父母膝下撒娇玩闹,或与父母并肩谈论,都渐渐地成为一种奢侈。曾经拉着两双宽大手掌荡着秋千的小小身影,在岁月的流逝中逐渐变得模糊。也许,学成未必归来,心中的目标会在他乡一一实现,故土的味道终将成为记忆中的奢侈。所以,游子更加珍惜团聚的时刻。以前,是父母陪伴幼小的我们,玩闹嬉戏;如今,我们陪伴在父母身边,倾诉思念。

    龙年伊始的钟声敲响,守岁的人们相互道声“过年好”,家人的团聚即为最好的祝福;正月里走亲访友,相互问询、彼此关心,欢声笑语中仿佛未曾离别。辞旧迎新的日子里,相互陪伴的生活有着难得的惬意与温馨。

离 别中惜
 
    年年岁岁的节日,岁岁年年的别离,在冬末春初之际再度上演。43天的假期在岁月的长河中微不足道,但对于天各一方的亲人们来说却倍加珍惜。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即使是骨血至亲亦不能幸免。当远游的学子提起行囊再度踏上征程,曾经平常的点滴亦成为心中的收藏。

车站离别 话珍重

    喧闹的站台每天上演着分手离别,平铺的轨道向外延伸直至汇成一点,通向那即将到达的远方。熙熙攘攘的人群,一幕幕伤感的送别。“到了给家里打个电话”、“到了学校先休息会儿”、“去了早点睡,别忙太晚”,一句句叮咛被喧闹的环境衬托的十分微弱,却又字字印刻在游子心间。
 
    踏上旅途,从车窗看到那逐渐渺小的身影仍固执的停留在原地,亦如自己般不断追寻。这场团聚在这一刻画上句点,心间的幸福又次转化为绵绵的思念,陪伴着游子们在他乡度过下一段奋斗时光。
 
    当学子们再次回到鱼山,桃源般的校园正含苞待放,等待她最美时节的到来。远离家乡,未必唏嘘。因为无论何时,总有一份牵挂珍藏于心间,印刻不灭,彼此思念却不伤悲。

文:杨晓婷    图:图片来自互联网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