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的提示
“这八成是七区教室吧。”看到这张照片,海大同学的反应多如此。确实,这是教学区七区,一个被默认为社团和班级进行活动的地方。这些写在门上密密麻麻的“友情提示”大家也早已习以为常——上自习同学“另辟蹊径”,在茫茫教学区另寻学习之处;找教室开会者“另起炉灶”,搜寻目标,誓抢占下一个空教室先机;活动参与人则“另是一番热闹景象”,夺得教室最终解释权,欢天喜地挂气球、贴彩带,丰富多彩的活动随之办起来。但近日以来,七区值班阿姨一项“新措施”地行使令人措手不及,兴冲冲前来活动的同学站在先前占好的教室门口只能面面相觑,“新措施”浮出水面——一律封锁被占教室。疑问陡升,这是学校出台的“新政”吗?封锁教室有否全面考虑到学生需要及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一直以来对占教室的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何故突然改变政策?
烽烟四起 教室之争从未停止
“教室本为教学之用,至于选择随意占用教室进行其他事宜,这都是大家对教学区教室利用方式的误解。”校园管理中心物业部教学区负责人王明峰解释道。由此看来,教学区教室本就不应该是活动集结地,学校封锁未申请则私自占用的教室貌似合情合理,而相比之下,同学们长期以来私占教室活动、开会的行为,其依据说来无立足之处。但是问题相应而至,“这么多社团,学校不会也不可能给每一个都安排专用教室,没有专门的活动地点,除了教室我们还能去哪里?”吉他社社长杨洋对此疑惑不解。另一方面,当记者采访七区值班阿姨时,她亦是怨声载道,列举种种诸如活动后不清理教室,很多同学反应占教室太多、活动太吵没法自习等问题。阿姨直言把握这个度并不容易。“封锁教室,教室不够用。不封锁吧,太吵不说,卫生又是大问题。”诚然,上自习同学反映的问题不能不重视,毕竟作为学生学业为本,因活动影响自习却有顾此失彼,本末倒置之嫌。但是考虑到学生社团活动需要,仅仅一锁了之想必并非长久有效之举。
而当问及“新措施”直接原因之时,王明峰正言厉色说:“用粉笔在门上写字占教室、办活动在教室贴彩带挂气球,诸如此类行为屡禁不止。锁教室的方法亦是出于无奈。申请教室可以,但不可与教室管理相冲突。你们作为大学生考虑到保洁员的辛苦了吗?考虑到长此以往对公共设施的破坏了吗?”这一反问让记者和很多被访同学顿时语塞。通知方便、营造活动氛围是大多数活动主办者考虑重点所在,对于清理方面有所欠缺确有不妥。记者观察各个教学区数间教室,确如王明峰所说,粉笔划痕和污渍久久停留于门板上;胶带一层一层覆盖着墙壁,有的连着墙皮摇摇欲坠;至于彩带,在地上长期沉睡......但是,若如综上所述,教室从各方面来说都非办活动、开会理想场所,那么面对学校数量庞大的社团群体及其所办活动,他们应该何去何从?教室仅供教学、自习使用,这样的安排设置实需斟酌。
门口的“创可贴”
学区之痛 不可承受占据之重
教学区顾名思义是教学利用为先,学生是利用主体。但在采访中,对于教室,大家除了知道崂山校区有七个教学区还了解什么呢?对此,王明峰进行一番详细介绍,学校现有除不可容纳30人以上的小教室(如7109等)235个,安装有多媒体的教室135个。但是对于教室、自习室、活动室,学校并未作明确划分,“同学们一直以来所认为有考研自习室纯粹是这么多年来自发形成的,学校只是将三区右半部分01室到10室安排给研究生部作为教室罢了。”如此说来,形成如今混乱利用教室的局面与学校此方面管理漏洞有着重要关系。同学们将三区视为考研自习室区域总归不会是无根无据。而同时,王明峰说学校之所以未设置自习室,是从本身对于教学区管理办法考虑,周一至周五至晚十点,无论是否安装有多媒体教室全部开放,而周末,各区一至三层均为开放。另外,自去年开始,8301和8101允许周一至周五晚申请活动使用。而现实情况呢?除八区两教室“确司其职”并在周日依旧“加班加点”。采访中大部分自习者反映“自习室太少”、“多媒体教室不开放”、“周末自习室开太少”等等问题,这分明与王明峰所言大相庭径。这之间究竟是管理层传达意思不明确,还是操作层个人原因所致不得而知。但单单这规定与实际的出入,仅教室开放这一方面,就让人对于教学区管理办法是否流于表面充满质疑。再加上办法中涉及“不允许在教学区吃零食”、“活动禁止在非规定那个位置张贴海报宣传,悬挂彩带气球”等规定,化学2008级梁静惊讶到:“那我是违反规定三年了啊!”对此,王明峰说:“其实并没有这么严格,我们对于出现在教学区的这种情况已经放宽限制,但对于用粉笔在门上写占座信息的恶劣行为,忍无可忍。”
“能否设置专区明确区分教室利用方式,教学、自习、活动,如每一个教学区有所针对设置一层或者固定几间教室。”会计2009级郭永宁如此提议说。对此王明峰回应道“学校不可能这么设置的,一方面自浮山搬迁后教学硬件资源不充足,没有多余的教室;另一方面今后多媒体将遍及每一间教室,也就没有所谓普通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的区分,自习室的设定没有意义。”学校是为大家提供学习环境的地方,自习室少能成为不能学习的理由吗?对于海洋科学2009级朱冬琳所提设通宵自习室之言,王明峰说:“以前浮山校区如此实行过,但是并没有很多有通宵学习的同学。但是若有需要,只要人数达到要求,申请完全可以。”学校会努力为大家提供学习需要的便利。
教学之地 需共享更须共爱
学校在尽量为我们创造、提供条件,那么为什么自习室在大家口中仍是稀少的代名词?对此记者进行了观察,但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除三区某些教室外,开放的教室真正坐满,或者说人数到达一半的情况屈指可数。多数的教室在自习高峰时间备受冷落。而三区,也不过是考研大军席卷教室,出现一人占一圈的景象。或许对于考研同学来说课本多是不得不占座的原因,但是这意味着要多占座吗?用各种物品把自己包围起来,搭建自己所谓安静的“考研王国”之举真的必要吗?海洋技术2008级高申平用四个字概括大多数人的心声——“为己方便”。也许一直以来大家认为自习室少的观点一方面是对于学校教室利用存在误区,但是否合理有效利用“仅有”的专用自习室也值得人深思。
当我们无法理解值班人员撕宣传单、制止办活动的行为,以社团名义申请教室之后给外来单位使用的行为就可以容忍了吗?“以此获取利益的情况在海大也不是个例”,王明峰告诉记者。他有过这方面的调研,社团借此可以获取几百元的利益。值班人员被认为是小题大做的行为,恰恰是他们背后的辛苦劳作。而作为教学区主要利用者的同学们,对值班人员的行为嗤之以鼻,自己借用学校提供的资源牟利又该作何解释?形形色色的讲座、宣讲会是否真心实意为同学谋福利想必大家心知肚明。学校管理或许存在不到位之处,封锁教室的做法也确实有待商议。但作为学生,对于自己的行为也应该有所反思,我们所忽视的问题也许恰恰是矛盾出现的核心。教学区为谁而设不容置否,也许如今一座沟通的桥梁,就能拉近学校与学生之间互不理解的距离。
文/图:王卉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