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眼

微博投票征意见 放假政策见分晓

作者:孙琮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11-12-01

字体:

       11月22日晚八点,人人网上这样一则消息成为当晚最受关注的话题:“原定于1月7号到15号的期末考试,因7、8号有研究生入学考试需要延迟到9号进行。所以教务处在微博上发起了关于‘更改期末考试时间’的投票,地址…… 。”此语一出,广大学生或转发,或更新状态,此类状态迅速刷屏,引爆了原本安静的校园网络世界。

 
按照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度夏秋季学期校历,寒假将于1月16日,即农历腊月23开始。放假已是小年,距离春节只剩一个星期的时间,对于部分返乡路途较远的同学,继续推迟放假时间无疑是“晴天霹雳”,各种声音一时间不绝于耳。
 
 
 
教务处在微博上发起的投票
 
期末变动征意见微博登场显新意
 
       是否要推迟放假,在学生中的影响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是为了回家宁可晚上考试,还是为了考试宁可晚点回家?学生们对教务处在微博上公布的两种方案,众说纷纭,并迅速分为两派。家住新疆的法学2011级石佳佳毫不犹豫地选择晚上加考:“我回家需要两天半,因为放假太晚我已经不能回家而改去外婆家了,要是再晚一些的话,就真的不用走了。”而家住烟台的文化产业管理2010级宋亚男则代表了另一派观点:“我倾向于晚放假,要考的课程太多,晚上加考会直接影响考试前一天晚上的复习。”
 
       11月29日早八点,教务处截止了在微博上的投票。记者前往教务处一寻究竟,并对教学运行管理科科长刘中华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专访。他告诉记者,以往期末考试地进行应维持在10天,由于今年过年早,在制定校历的时候就已经将考试时间压缩为9天。但后期出台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时间仍是与期末考试时间相冲突,导致原本就已压缩的时间继续减少为7天。“一天五场考试会导致学生考试压力过大,而由于春运,推延放假则会增大学生返乡的难度。”刘中华无奈地向记者诉说制定时间政策的各种顾虑。
 
 
微博上众说纷纭
 
 此外,教务处利用微博征求学生意见这一举措,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刘科长笑称此举为“前所未有”。文化产业管理2011级陈敏毓感叹道:“很先进,而且方便快捷。”刘中华告诉记者:“开始是想在LED屏上打出通知,希望通过同学们看到通知后发来邮件征求意见,或是在海之子BBS上挂出投票,结果均因故障而没能得以实施。最后选择在教务处老师的微博上发起投票。”可是,无论在微博或是其他网络地点,网上发起的投票覆盖面毕竟有限,参与度难以保障。教务处接连发起的两次投票中,第一次参与人员仅有800余人,经开会讨论认为难以代表民意,于是发起第二次投票,通过联系各院系参与,第二次投票达到1600人左右。两次数据处理后,选择每天5场的人占投票人数的70%,还有少部分同学选择服从安排。
 
最终经过讨论,教务处决定综合两种选择,采取一种折中的方案:9到15号部分晚上增加考试安排,并增加16号为考试时间。刘中华说:“考虑同学们晚上的状态和回家心切,晚上和16号的考试将会安排一些课程人数较少的科目,而且晚上也尽量是隔天安排,这样尽量满足更多同学的复习和回家需要。”其实,增加考试时间段的同时,也加大了教务处在考试安排上的难度,通过筛选各种课程数据,比对时间冲突的专业课中是否存在大量人员冲突,尽可能周密地制定考试计划,刘科长表示:只要上课时间不冲突,考试时间就不会冲突。
 
“通过理解,创造没有隔阂的空间”
 
        从8月14号夏季学期注册报到,到1月17号正式放假,不少同学已离家五个月之久,因而推延放假时间确实引起了部分同学的强烈不满情绪。往年暑假的三周教学实践,在今年,正式升级为一个月的夏季学期。今年作为实施的第一年,又恰逢春节来临早,教务处在各种时间的安排上遇到很多难题。9月13日,秋季学期正式开始,由于各种原因,本年度秋季学期的教学周也由17周减少至16周。部分同学在投票时,提议提前考试,对此刘中华表现出他的无奈:“我们理解大家都想早些回家,但是固定的课时安排不能减少,学时缩水势必改变教学计划,这也是对学生不负责任。”
 
 
写有“笔记”的教务处老师的校历
 
每到选课、加课时段,或是出台某项密切关系广大学生利益的政策时,教务处总会引来同学们不小的争议,甚至成为“众矢之的”。教务处,作为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学校机构之一,主管着教学计划修订与实施、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教学改革与研究等各方面事务,站在考虑多方面利益的角度,在种种政策的施行过程中,势必会引起部分同学的意见,甚至不满。对此,刘中华说:“有些时候,矛盾的引发是因为角度站得不同。举例说占座这件事的合理性。占座的人和没座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意见自然会不一样。再比如说选课,学校的资源有限,对于一些优质教学资源不能达到所有人的需求,一些转专业的同学对此的额外要求不能够满足时,有意见是很正常的,但是,站在学校的角度讲,我们确实也有我们的难处。”
 
在这次教务处征求学生意见的过程中,微博的出现和主动征求意义的行为,显然引发同学们新的探讨。文化产业管理2009级陈曦说:“我觉得这次利用微博进行民意调查是很好的,说明教务处在做出决定的时候会考虑学生的感受。希望教务处和同学之间能互相理解。有时,教务处老师很忙的时候,脾气会有些急躁。而有些同学对教务处老师态度也不是很好。这样就很容易造成互相之间产生不信任,使问题更难解决。”沟通上的欠缺,使得机构与学生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矛盾。这也是为何教务处开通微博的原因,刘中华这样告诉记者:“在微博上,将信息集中化公开,让同学了解我们的政策,才能逐步达到相互理解的程度。我们是在工作,学生是在求学,我们彼此合作,建立更为融洽的关系才能有助于海大的更好成长。”或许,正如“选课沟通空间”微博上的那句话一样,“通过理解,创造没有隔阂的空间”,唯有沟通才能相互理解,唯有理解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据悉,下学期教务处将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座谈会,就某一主题,与同学们坐下来进行交谈,了解学校工作的开展,体谅工作的难度。具体通知将在LED屏及选课系统公告上发布。
 
文:孙琮    图:赵梦晓    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