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全国普及麻疹疫苗强化接种方案,部分高校学生可以免费接种。10月中旬,海大校医院为全体在校生免费接种麻疹疫苗,疫苗及注射器费用均由国家财政负担。如此大的“优惠”从天而降却并没有受到学生青睐,反而招致系列疑问:疫苗是否安全?为何要强化免疫?
与此同时,人人网上各种消息也充斥着页面:“传说有一亿个疫苗空降中国,空降!”“什么疫苗接种,我怎么没听说过?”“听说疫苗不能短期打多次,我已经打过了但学院要求必须打,怎么办?”……一时之间对疫苗的评论铺天盖地而来,疫苗接种风波瞬间席卷海大。
疫苗袭来,风波骤起
疫苗强化出台强 接种风波悄然起
相较而言,工程学院动力工程2011级研究生陈成龙显得尤为淡定:“签麻疹接种单的时候也不了解这次麻疹接种是什么情况,然后上网查了后觉得还是有必要就打了。”然而又有多少人会仔细查询资料了解麻疹疫苗接种情况?人手一张疫苗强化的接种通知单,一份个人信息表之后,便只等通知具体时间去校医院统一接种。程序如此简单,却始终无法将同学们心中的疑团解开。
“你打针了吗?”成为大家近几天见面打招呼的常用语。可见疫苗接种已然深深融入到了海大学生的讨论话题。“我去年才刚接种麻疹疫苗,不是说疫苗终生免疫吗?这么短的时间再打会不会对身体健康有什么影响?”公共事业管理2011级韩硕颇为担忧。而多数大二学生已在今年四月份接种过一次麻疹疫苗,短期内连续接种疫苗对人体的影响如何一直困扰着他们。所谓的“二次接种”究竟有无科学根据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
接种之风突袭海大,强制接种成为继“一次接种、二次接种”之后再次引发轰动的新话题,甚至传出“要是有人缺打,班长代替”之说。“我高中的时候已经接种过,而且也患过麻疹,所以我就向班长申请不打,但班长说是上面下了指标,不是过敏人群就要打疫苗。” 材料化学2009级刘玉洁无奈地说道。疫苗接种原本取决于个人主观,而这样一来已毫无“个人选”之意。
疫苗,到底该不该打?
网言纷繁说法杂 疑虑重重负担多
“虽然不知道是否真实,但还是会心有疑虑。”数学科学学院2011级李昊然谈及自己对网上风靡的这些评论时说道。网络环境瞬息万变,但是这些亦真亦假的说法充斥视野时“不淡定”便很顺理成章了。英语2011级郑瑞榜说出自己不愿意接种的原因:“据说疫苗中含有某些化学成分,是美国等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控制亚非拉国家人口的增长!”各种看法已如决堤洪水般倾泻而出。
网络上五花八门的消息迅速被转载,以不可抵挡之势传播着。是“无端猜测”还是“有理之举”,终归让人无法在短时间内作出判断,此时为其“正名”便尤为重要。面对同学们对药物的疑惑,崂山区疾病控制中心的负责人员李雪丹表示:“国家卫生部针对流言已承诺保证安全,免疫使用的疫苗全部是国产疫苗,这种疫苗已有44年的接种历史。所有的疫苗都经过国家现行法律程序,并经过中国生物制品鉴定所鉴定,确保完全合格。”
崂山疾病控制中心医护人员正在为同学们接种麻疹疫苗
各方疑团出不穷 校方说法解疑惑
医护人员正在为疫苗接种做繁杂的准备工作
“我已经出过麻疹了,但是班长说必须要打。”“我不愿意打,院里边说不打还要交报告。”疫苗接种需要签署同意书,然后决定是否接种,而部分学院已经实行强制接种的方式,“自愿接种”俨然天方夜谭。对此番情况,邵明英予以明确回应:“这是一次全国的行动,是为了履行中国对世界卫生组织的承诺:实现到2012年全国范围内彻底消除麻疹的目标。这次方案在国家卫生部网站上都有公布,其主要目的是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全国行动,履行承诺,彻底消除麻疹,这些颇具“力度”的话语放到学校中竟然成为“强制接种”的源头。
通过二次接种强化免疫效果,通过高达95%的接种率在人群中间形成一道有效屏障。疫苗接种目的既然如此明晰,大可打开天窗告诉学生接种缘由,而不是用“仓促之下无法及时说明”“学生应该自主上网搜集相关资料”的说法搪塞。疑惑无限囤积,最终只能是成为误解催化剂。
截至10月19号傍晚,中国海洋大学校医院已基本完成在校学生麻疹疫苗的接种工作。迅速升温的“阴谋论”也随着疫苗接种的结束而逐渐停息,然而仍旧有同学的状态是:我被免疫了。国家免疫接种重磅出击,学校信息传输不畅,这一场“风波”让人在颇感无奈地同时,也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文/图:龚亦真(实习) 卢国彬(实习) 罗亚玲 编辑:李佳
【新闻链接】
麻疹简介: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全身发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传染性极强,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临床症状是发热、咳嗽、流涕、结膜炎、口腔黏膜斑及全身丘疹。预防采用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同时也需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减毒活疫苗简介:
减毒活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细菌和病毒)在人工条件下使其丧失致病性,但仍保留其繁衍能力和免疫原性,以此制成减毒活疫苗。将减毒活疫苗接种于人体后,使人体产生一次亚临床感染,类似一次轻型的人工自然感染过程,从而引起与疾病类似的免疫反应,既不会发病,又可以获得抵御这种疾病的免疫力。
不良反应处理:
少数受众接种麻疹疫苗后可能发生发热、轻微皮疹、局部红肿、疼痛等一般反应,病情轻微,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置。当发热在37.1℃—37.5℃时(腋温),应加强观察,适当休息,多饮水,防止继发其他疾病。当发热超过37.5℃,或37.5℃以下并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异常哭闹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对于红肿直径<15mm的局部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对于红肿直径15mm至30mm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至15分钟。对于红肿直径>30mm的局部反应,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极个别受众因个体差异可能会出现过敏性反应等,应及时就医,并向接种单位医生咨询和报告,将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置。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