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右看!”“一!二!”震耳欲聋的口号声盖过音响爆发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齐整而有力的踏地声随之而来。一张张阳光洗礼过的脸庞严肃而认真,一双双坚强有神的眼眸齐刷刷看向主席台,踩着鼓点,他们浩荡走过。
新生们笔直地站在艳绿色的草坪上,脚上的白鞋沾满了细细的绿色草丝,在有些发黑的白鞋上显得特别扎眼。音乐声戛然而止,谢幕演出画上句号,恍惚间,14天的军训就这样结束了。只有那白鞋上方的一身绿色的军装和上面的余汗味还提醒着他们,要记住军训的每一幕时光。
或许提到军训,更多的人会想到磨砺意志、振奋精神,会想到纪律、服从、坚持。但也正是军训让新生们从跃入大学的浮躁心情中沉静下来,使他们在困境中学会肝胆相照,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大学生活。经历了叛逆、敌视、忍耐、努力、感动、怀恋,酸甜苦辣尝遍后,短短14天军训让新生感受到完整的心情轮回,直抵内心深处最敏感的神经,将他们最真实的情感还原。
绿色,不期而遇
苦,就让汗水肆意流淌
承受住心理“摧残”
第一次见教官时,2011级的新生们一点也不在乎,穿着拖鞋、不扣腰带甚至直接背着书包就出现在了军训场。教官自然要给他们点下马威,黑黝黝的脸庞上,冷漠得让人觉得可怕。瞄了几眼这些散漫的新生,沉默的他突然迸发,“你们都给我站好了,看看现在像什么样子!”文新学院的杨教官黑黑瘦瘦的,但爆发起来气场却不输任何人。“听我讲话时,不准动,不准笑,不准说!”一连几个“不准”都是重音,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训练场的新生们顿时鸦雀无声。
为了大家的休息,我要坚持
凶,是新生们见教官的第一面感受。没有吃过多少苦的90后们,不懂得为什么教官会这么不近人情。如果不是军训,或许一些叛逆的新生早已开始反抗了。对新生凶,是为了让新生听话。而新生犯了错,就不仅仅是凶这么简单了。迟到,教官会让新生们当着所有人的面喊十声“报告”,声音不够大,重来,直到所有人都听到了为止。这种方法把错误放大,给新生一种心理、精神上的双重考验惩罚。这的确是个好方法,因为很少会有人犯两次同样的错误。如果新生站军姿时有小动作,一旦被教官发现,就会被单练,而且所有人陪着多加训五分钟。这种方法更加残忍,新生要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导致全体人员一起遭受惩罚,其压力远远大于独自承担后果。
精神上的苦往往是新生们产生抵触情绪的一个原因,作为一名刚步入大学的学生,他们或许难以很快接受这种心理层次上的软惩罚。不过这对他们是有益的,毕竟让他们懂得了什么叫做纪律、集体以及团结。“惩罚只是手段,磨练他们才是根本。”法政学院女子方队的刘建斌教官如是说。教官们全副武装,戴上”魔鬼的面具”,冷却“火热的内心”,打造出一个真实的新兵训练营。
抵抗住肉体“折磨”
“站军姿最苦,因为要顶着太阳一动不动地站半个小时。”
“正步练端腿最苦,腿一直抬着不能放下,浑身难受!”
“踢正步最苦,要砸出声音就要特别使劲,腿几乎都要断掉了。”
这是大一新生口中的军训,要说苦,每个军训过的人都能列出一大堆。可训练就是训练,容不得半点虚假,正如教官们常说的那样,“只要穿上了这身迷彩,你就是一名军人”——必须按照军人的标准来要求。
刚开始几天的阴雨天给了新生们一个错觉:军训并不累。吹着凉风,享受着细雨,偶尔还能放一会假,换做谁也不会和“累”这个字联系在一起。不过当军训开始了难度最大的正步训练时,太阳也终于露出来残暴的真面目,赤裸裸的地面上坐着都感觉发烫,身上穿着的军训服早已被浸湿。“在大太阳底下要站半个小时,脚骨发痛也不能动一下。”公共事业管理2011级黄聪说道。“腿抬高,脚绷直。”这是踢正步时教官最爱说的一句话。一次次用力地跺地,一次次来回的练习,训练场上尘土飞扬,但这些军训学员们却没有一句怨言。这是他们必须吃的苦,也是值得吃的苦。
教官,就让我趁机小憩一会儿吧
或许早上五点钟起床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已经无法忍受了,早起还要把被子叠成标准的豆腐块对于新生们来说,更非易事。“要把被子压实,棱角扣出来。你看看你们叠的这是什么!”法政学院连长张守业进宿舍查内务时毫不留情,还没说完就把被子掀开,“重叠!”2011级新生吴迪坦言,“被子棱角叠不出来,很难过。只能反复叠了。”于是,跪在被子上压被子成了新生的又一门必修课。
中午短暂的休息时间,新生们除了要去拥挤的食堂排队吃饭,还要正分对秒地回宿舍整理内务。内务检查是新生们训练外的作业:床铺要收拾得一丝不苟,桌面不能摆放无用的东西,地面更是要一尘不染。只有这样才算合格,不会得到教官劈头盖脸的臭骂。3号楼223宿舍收拾完内务后,地面光亮如新,他们怕鞋弄脏地面,索性赤着脚进入宿舍。在等待教官检查的时候,由于收拾得太累,几个人靠在柜子上已经睡着。
甜,就让欢笑尽情释放
“我可以,我坚持,我虽然很累,但是累并快乐着。”在“军训每日之星”的展板上,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邱宝玲这样描述自己。14天里,他们疲乏得甚至可以趁着站军姿时偷着“小憩”,而一身迷彩也不知道被汗水浸透了多少回。从来没有这么奢望过“再晚起一会儿”,从来没有渴望过听到一个“停”字,而这些在早训、端腿的时候都有了切身的感受。军训很苦,所以,苦中的那一丝甜就显得尤为珍贵,成了坚持下来的动力,成了2011级新生回忆军训时的珍宝。
同学间休戚与共的情谊、教官们不小心流露出的可爱、指导员亲人般无微不至的关怀,是军训“高压”下的保护舱,把那些苦与酸远远地隔离在外,用美好与感动将懵而未懂的新生们紧紧包围。在休息的半小时里,相互拉歌、自我介绍、才艺表演等传统项目轮番上阵,总能缓和军训严肃紧张的气氛。
《团结就是力量》《纪律之歌》早已传为经典,但每一次“吼”出来的时候还是能让人心潮澎湃。“反正听着不舒服,肯定是跑调的。”说起教官教军歌,数学2011级张经纬显得很兴奋,看穿了教官明知自己跑调却以“军歌就是要吼出来”做挡箭牌,觉得教官很可爱。一说起教官,张经纬好似有说不尽的故事,她为了才艺表演还将《客官不可以》编成《教官不可以》。“教官不可以,我已经夹紧手臂,最怕你突然生气……”站在宿舍走廊里,张经纬轻点着头,认真地唱着。
阅兵前夜,秋月洒下的皎洁光斑漫笼着一号楼下篮球场,此时驻足,或许你会听到法政学院方队走走着齐步,亦齐声模仿着张守业的口令:“一啊,一啊,一啊二儿一啊!”昏暗中,身穿迷彩的新生们笑成一团,张守业一改往日严厉,笑着下令:“从今晚这一刻开始,没有教官,没有连长!”“喔!”新生们手捧中秋月饼欢呼着。此时离军训结束还有不到24小时了,但在新生眼中依依不舍的离伤却远远多于即将解脱的兴奋。
教官的歌声是别样的“动听”
童话,原是我们心中最美的回忆
当人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时,苦与累都是值得的。军训就是这样一个目标,它纯粹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人变的简单。14天的军训,让人逐渐学会用单纯的心去体会生活,让一颗颗原本疏远的心逐渐靠近。于是,人们学会了相互取暖,学会了把痛苦变成回忆,把快乐升华成憧憬。
是否记得因教官斥责叠被子不用心而流下的泪水?是否记得成为军训每日之星时得兴奋?第一天,恨过教官:“他怎么那么凶狠?”第七天,期待过战友:“我们应该好好练习,不要拖累方队。”第十四天,怀念着他们:“教官们,战友们,虽然就这样分别了,但我们永远是一个连队的人!”
有位教官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军训就是一个童话,我们极力把这个童话维护得美好,但是这个童话终究会破灭。”军训,没有童话般唯美,没有王子公主,没有毒药女巫。但它又的的确确是一部童话,里面有坚毅正直的教官,有听话可爱的学员,还有平淡却励志的情节。里面的每一个角色都本色演出,他们都真真切切的存在着,他们流露着真情,用爱感动对方,演绎出最朴素的唯美。
正午日头下,最后几个和教官合影的新生也已经散去了,唯有场边挂着的横幅还在微风中摇晃着,上面写着“军纪如铁,意志如钢,勇挑重担力创一流。”不知曾经辛苦训练的新生们是否注意过这句话,亦或许这句话随着军训的磨砺早已印记在他们心里。何谓“一流”?相信他们心中已有答案。
文:刘智芳 侯凯 图:刘智芳 高远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