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要闻

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中心组(扩大)第十四次专题讲座举行

作者:赵奚赟来源: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1-05-07

字体:

    本站讯 5月6日,中国海洋大学在崂山校区图书馆第一会议室举行学校党委中心组(扩大)第十四次专题讲座,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管理学家》杂志主编席酉民做题为“高教改革的系统思考与XJTLU(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探索”的讲座。学校党政领导于志刚、吴德星、李耀臻、于宜法、刘贵聚、董双林、张静、李巍然、闫菊、李华军,校长助理、党委办公室主任、校长办公室主任陈锐,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卢光志出席讲座。

    席酉民教授从机会与背景、教育和大学的反思、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大学体系、大学理念与功能、治理结构、育人模式、组织架构、管理方式、学术共同体与大学文化等方面阐述了他对高教改革的系统思考。

    席酉民教授说,21世纪初,伴随着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革命和通信革命的发展,高等教育正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大学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智慧、素养、能力。他指出,中国教育正面临着舆论与教育界的挑战。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大学功能定位和管理理念需要调整;从计划经济到市场机制,大学治理体制和资源配置方式需要调整;从官僚组织到知识组织,大学管理体系及组织方式需要调整;从知识传播到大学新功能的履行,育人模式和教育流程需要调整;从书斋式教育到实用主义倾向,大学人文精神与创新文化需要强化。中国高教可以通过国际化推进为思路,以系统工程为方法进行改革。

    席酉民教授提出,大学理念应该是领导团队以教育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教育探索为支撑体系。西交利物浦大学的理念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在人类面临严重生存挑战的领域有特色的开展研究;积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科技和管理服务;探索影响中国甚至世界教育发展的高等教育新模式。

    席酉民教授指出,未来大学育人模式的趋势是将学习定义为行为和思想的永久改变,强调意义获取。他认为学习者天生具备创造力,能自我导向;而不是看成孩子需要定向,教育者将自己看成指导者和资源。尽管学习始于课堂,但主要发生在学习者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环境的过程中,并最终改变价值观,教师要努力创造这种环境;以整体的视角平衡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西交利物浦大学的育人模式是有效地提高素养、能力、知识体系和综合的教育策略、支持系统。

    席酉民教授提出,未来大学的基本结构要根据兴趣和需要形成团队,构建各种职能的服务中心和平台,领导及专家参与策划、决策、资源配置。席酉民教授说,大学管理要注重战略管理、运行管理,建设生态校园,建设多样性、规则、创新、自由、信任核心价值的文化。

    三个小时的讲座,席酉民教授以国际视野和独到的见解阐释了他对高教改革的系统思考。本次讲座由校党委副书记李耀臻主持。党委中心组成员,各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各院(系)院长(主任),学校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了讲座。

文/图:赵奚赟

席酉民教授做“高教改革的系统思考与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探索”讲座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