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研究生导师经验交流会召开

作者:李克凡来源:本站原创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0-12-20 字号:

    本站讯 12月18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研究生导师经验交流会在鱼山校区逸夫馆的多功能厅召开。副校长、研究生教育中心主任董双林教授出席会议。

    作为对新增导师进行的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会议旨在充分发挥研究生指导教师在研究生教育与培养中的主导地位,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会议由学科建设与学位管理办公室主任、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曹志敏教授主持并宣读了2006-2010年度受各级各类表彰的研究生指导教师名单。

    董双林副校长作题为“国内外研究生教育比较和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主题报告,就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历史沿革、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国内外创新教育比较等方面进行讲解,并重点介绍了我校研究生教育近期的重点工作。他指出,我校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立足于思路创新,做好新时期人才国际化培养工作,将人才培养与科研和学科建设相结合。同时强调研究生培养国际化平台建设促进研究生培养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加强制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强师德学风建设;推动特色学科与综合学科协调发展等工作。

    海洋环境学院吴立新教授作题为“A-D-V-I-S-O-R”的报告。他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ADVISOR”中各字母赋予新意,并强调信心的重要性。他说,作为一名导师应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长处,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从而使学生树立信心。吴立新教授还表示,导师应明确自身“责任”,把握学生发展“方向”,立足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热情,发挥学生潜能,在科研、生活上“支持”学生,在精神上“奖励”学生,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所在。

    海洋生命学院张士璀教授认为“一日为师,终身为友”,作为导师要对学生关心,体贴。对学生如何选择研究课题进行指导,应选择具有明显实用价值的、对传统观念具有重大挑战的、创新型的课题。

    管理学院王竹泉教授结合自身教学实例、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讲述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经验。他强调研究生培养根本目标在于提高其创新能力,应做到“夯实基础,关注特长,提供平台,把握方向”。

    研究生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兼培养部主任傅刚教授介绍了我校研究生基本情况和规章制度,涉及毕业论文要求、请假制度、研究生心理、奖学金、学术不端行为等方面,并强调科研实践过程的重要性,以及研究生培养工作需要导师和研究生共同努力。

    下午,各院(系)围绕研究生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建议,如何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如何促进学科交叉、加强学位授权学科规划与建设,研究生分类培养、学术规范与授位条件等四个议题进行分组讨论。

文:李克凡  图:左伟

经验交流会受到新增导师的欢迎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