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聚焦

警钟长鸣 勿忘国耻

作者:林兆欣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10-11-14

字体:

本站讯 1114上午10,一阵急促长鸣的防空警报声划破青岛全市上空。在双休日静谧海大校园中,大多数同学并不知道这长鸣的意义。

 

记者从青岛市人民防空办公室网站上了解到,为提高市民辨听防空警报、灾害警报音响信号的能力,青岛市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定于1114101030分在全市范围内鸣放防空、灾害警报音响信号。从1993年起已是第16次鸣放。

 

更重要的是,每年的1114试鸣防空警报,也因为18971114德国侵略军在青岛栈桥强行登陆,武装占领青岛,青岛从此沦为殖民地。现在每年的1114,青岛市都要拉响防空警报,一方面是唤起市民的国防意识,另一方面也是让市民牢记国耻、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记者随机采访了校园中的一些同学,大多数同学表示对防空警报及鸣放意义全然不知,但都表示强烈关注。法学2010级一班的胡宗金说:“我并不知道鸣放防空警报的消息。平时应该多关注此类新闻,提高意识并牢记国耻、居安思危。”而来自经济、法政、外国语和化学化工等学院的同学则表示,这样富有意义的事情,学校学院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宣传,组织同学了解这段历史,不应让它沦为形式。

 

记者:林兆欣

 

附:防空警报简介

 

一、防空警报音响信号的发放程序及信号规定

 

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时间3分钟。

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时间3分钟。

解除警报:连续鸣放3分钟。

试鸣时,三种信号之间间隔3分钟。

 

二、灾情警报音响信号的发放程序及信号规定

15秒,停10秒,再鸣放5秒,停10秒, 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

试鸣时,每个周期之间间隔2分钟,反复鸣放3遍,共用时间10分钟。

 

三、防空警报信号与灾害警报信号之间间隔5分钟。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