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高考分省命题是利还是弊?刚刚经历完高考的新生们肯定最有发言权。11月11日下午,海洋环境学院新生辩论赛总决赛在海洋环境学院楼举行,历经22天的海环新生辩论赛最终落下帷幕。法政学院最佳辩手于嘉等作为评委出席辩论赛。
正方一辩:李星锐 二辩:孙虹雨 三辩:刘雅倩 四辩:张长秀
正方观点:高考分省制度利大于弊
反方一辩:谭舒文 二辩:牛晓芸 三辩:李 飞 四辩:于嘉颖
反方观点:高考分省制度弊大于利
获胜方:反方
最佳辩手:孙虹雨
比赛伊始,正方一辩开篇立论。她明确提出己方观点,认为高考分省命题能够体现地方特色,调动地方积极性,并从“推进素质教育”和“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两方面提升立论高度,最后以“提高选拔人才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结束立论。反方一辩首先指出对方评判标准似是而非,并且试图将“高考分省命题制度”等同于“素质教育改革加上基础教育推进”,这一说法过于理想化。 反方立论陈词短小精悍,她指出分省命题无法保证高考的“公平性、权威性和安全性”,最后以“真理总是稀少,却总是供过于求”这一名言来说明己方观点。
质询阶段,双方都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整的阐述自己的观点,质询力度略显不足。双方主要围绕分省命题是否能够保证“公平性”和“安全性”展开辩论,在谈及“命题失误的波及范围”时,反方用车祸与空难的伤亡程度作比喻,赢得全场观众的掌声。
质询过后是简短的小结,正方一辩更加重申分省命题能够体现教育的公平性,正如改革开放一样,分省命题是一个利大于弊的选择。反方一辩则指出,正方“所谓的突出地方特色“反而加剧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对于分省命题能够”减少命题失误“这一说法也不予认同。
比赛进入自由辩论阶段,正方四辩直截了当地抛出问题,“如果分省命题弊大于利,那这一制度问什么会存在这么久呢?”反方则强调“这些省市只是试点,我们说的是面而不是点”。反方三辩随即提出“教育部不会让31个省市都实行自主命题”,并请对方作出解释,正方还是主要围绕“公平性”与“地方特色”进行阐述,并且提出“用一把同样的标尺去衡量不同的标准,你们是怎么做到的呢?”,对此反方没有作出正面回答,而是提出“强制性实行分省命题不利于教育发展”。最后双方在“权衡利弊大小的标准”的问题上胶着,由于时间问题,反方发言被迫中止。
总结陈词阶段是双方阐述观点的最后机会,双方都进一步明确己方观点。反方四辩清晰地指出高考分省命题“助长了教育不公”“无法保证试题质量”“模糊评判标准”和“增加高考成本”四点弊端。正方四辩没有提出新的观点,只是在“保证公平性”和“突出地方特色”方面进行更为深入地阐述。
“辩手们准备都很充分,定义把握准确,反应也很快。”嘉宾王煜青点评时说道。但他在肯定辩手们的同时也指出辩论过程中的不足,“例子准确性不够,自身逻辑有些问题,时间把握得也不太好。”
记者:侯凯 郭周荣 摄影:侯凯
最佳辩手
嘉宾点评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