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村上春树 感受名师风采

作者:张子仪来源:本站原创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0-06-05 字号:

和蔼可亲的林少华老师

本站讯 在座无虚席的大教室里品味孤独,于凉爽的初夏夜中感受著名翻译家引发的火热效应。 65日晚,海大学子“文化沙龙”第一期——与林少华老师一起读村上春树在海大崂山校区顺利举行,我校外国语学院教授、著名翻译家林少华先生与现场众多学子一起分享了他对村上春树的感悟。本次活动由中国海洋大学团委主办,《海大学子》杂志社承办,外国语学院团总支协办。

 

林少华低沉而略带磁性的声音很快消弭了现场的嘈杂,他首先从与村上春树密不可分的情感“孤独”切入。“我的孤独,虽然微不足道不过也是孤独”一句引得在场学子会心一笑。引用了亚里士多得、弗朗西斯、培根等学者对孤独的描述后,林少华也讲起了自己的故事:“从小我喜欢自己一个人玩,不和同学们嬉闹,上完课只有一项活动便是看书,这是最孤独的活动。”现在仍是一个人上课、下课、不喜好集体活动的林少华也在两年内父母相继去世后感受到了更为深刻的孤独,“没有了远方那天边的夕晖,一直陪伴温暖着自己”“没有人再会为了日本列岛的轻微地震而替我担心”“像断线的风筝,暮色苍老天际”,寥寥片语勾勒出的孤独之感令人动容。

 

“孤独是最普通的生命情感”,村上文学的重要主题也正在于此。林少华指出,村上春树的文学作品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前十五年,主要是表达孤独,阐述孤独的灵魂,有些‘小资’的一页。后十五年村上春树走出了孤独温馨的个人后花园,开始面对一些刚性的东西,比如体制。”2003年,林少华在东京第一次见村上春树,也曾当面询问关于孤独和沟通这一问题,村上答道:“是,人生基本是孤独,孤独进入的很深的地方就会产生连带感” 。林少华继续谈到,村上的文字正是把各种孤独描绘了出来,细腻的笔触就像写每个读者自己,这种无处不在的孤独使村上与读者之间建立了连带。中国文学缺少那种润物细无声的对孤独的抚慰和治疗,也因此中国读者在村上的文字中读出了自我。

 

孤独论罢,林少华以“高墙与鸡蛋”这一隐喻为出发点谈论了村上春树后十五年文学作品中展现出的对人、生命及社会体制的深层次审视。“高墙与鸡蛋”取自村上春树耶路撒冷文学奖获奖演讲,林少华用平和细腻的语调为同学们解析了村上掷地有声的话语:“假如这里有坚固的高墙和撞墙破碎的鸡蛋,我总是站在鸡蛋一边”,使同学们感受到村上作为作家的深层思考。在提问环节中,林少华也就同学们关于日语学习、翻译工作等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讲座开始前半小时,偌大的教室里便已人满为患;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全场爆发了47次笑声、26次掌声;林少华老师出现和离开时都被层层“粉丝”包围;很多同学手中拿着《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等待签名。我校教授、著名翻译家林少华老师的此次讲座引来众多学子们追捧,讲座结束后林少华接受记者采访时也笑着表示:“我老了,希望能多影响一些年轻人吧,这也是一种使命感。”

  

记者:张子仪  摄影:刘琳

 

【新闻链接】

 

    村上春树:“高墙与鸡蛋”——耶路撒冷文学奖获奖演讲

 

林少华:197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外文系日文专业,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并获文学硕士学位。1982年至1993年于暨南大学外语系任教,1993年至1996年于日本长崎县立大学任教,1996年回暨南大学文学院任教,1999年调往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赴东京大学任特别研究员(Fellowship),现为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招收日本文学与翻译方向研究生。主要著作有《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译有《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等32卷村上春树文集(出版了29)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井上靖东山魁夷等名家作品凡35余种。其中《唐招提寺之路》获第五届全国外国文学优秀图书奖一等奖(2001年),《挪威的森林》获2002年上海优秀图书奖二等奖。同时撰有中日古诗比较和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20余篇。

 

村上春树:日本小说家、美国文学翻译家。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赏,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畅销四百万册,广泛引起“村上现象”。村上春树的作品展现写作风格深受欧美作家影响的轻盈基调,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誉为日本1980年代的文学旗手。

人头攒动的现场

认真记录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