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叶大年院士、朱日祥院士、校长吴德星、何稚洁女士为何作霖雕像揭幕
本站讯 2010年5月5日,为纪念我国著名矿物学家、岩石学家和地质教育家何作霖先生诞辰110周年,何作霖先生雕像在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落成并揭幕。海大校长吴德星,中科院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朱日祥院士,何作霖先生学生代表叶大年院士与何作霖先生家人代表何稚洁女士共同为雕像揭幕。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部部长孙丰月,何作霖先生学生与家人代表,海大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师生及离退休教师代表等参加仪式。海大副校长李巍然主持仪式。
吴德星在仪式上致辞,他代表学校向来宾表示感谢,向何先生的家属表示诚挚的问候。随后,吴德星结合何作霖先生在科学研究上所取得的开创性成就和海大地质学科的发展历史,对先生在海大地质学科和我国地质教育事业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进行了介绍。吴德星强调,举办此次纪念活动,旨在通过追忆先生事迹,缅怀前辈高风亮节,标榜大师卓越成就,以激发后学不断励志创新,努力为国家地矿事业和海洋强国战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何作霖先生是我国岩组学奠基人,他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成就之一是发现并研究了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中的稀土矿物,为开发我国稀土资源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我国“稀土第一人”。朱日祥院士在发言中表示,何作霖先生是一位严谨求实的科学家,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引导先生为国家和人民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与心血。今天的我们应该秉承先生治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投身于科学研究工作。何作霖先生学生代表张贻侠教授在发言中说,何作霖先生在科学研究中“既研究大学问,又甘心做小事情”,不为名利,踏踏实实,这种精神值得永远学习并传承下去。
何作霖先生还是著名的地质教育家,自1946年在山东大学创办地质系起,几十年如一日,为我国地质地矿事业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叶大年院士在发言中谈到,何作霖先生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功,他制定了一个完整的培训大纲,并亲自监督实施。先生还在教学中根据科研与教学实践需要,自己动手设计改造实验与教学仪器,以确保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这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教风与学风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在今后的人才培养工作中不断发扬光大。
孙丰月部长、何稚洁女士、海大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院长李广雪教授等分别在揭幕仪式上发言。揭幕仪式结束后,仪式参加人员合影留念并参观了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实验室。
文/图:刘邦华
合影留念
相关资料:
何作霖(1900.05 - 1967.11),矿物学家、岩石学家、地质教育学家。
何作霖是中国近代矿物学和岩石学奠基人之一。他发现并研究了白云鄂博铁矿中的稀土矿物,为开发中国稀土资源作出了重大贡献;长期致力于光性矿物学的研究和教学,他的《光性矿物学》是重要的教材。他还是中国岩组学的开拓者,在世界上最早开展X射线岩组学研究,并发明了X射线岩组学照相机。
代表作:《赤平极射投影在地质学中的应用》。
1946年经李四光推荐,到山东大学(青岛)筹建地矿系,任系主任,1951年任山东大学教务长。1952年被调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