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吐蕊,小草转茵,春的脚步迈入海大的校门,一切都显得那么生机盎然,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的陪同下,中国海洋大学第十二届辩论赛迈着她坚实、稳重的步伐来到我们身边,再一次带给海大学子一展辩才的机会。有春风的温柔轻抚,有鸟儿的低吟浅唱,有雨露的缠绵滋润,他们忙碌着、欢笑着、收获着、感动着,在准备辩论赛的过程中,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咸,尝人生五味,品辩坛百态。
甜——我们的收获
一群朝气蓬勃的八零后与九零后,一群怀揣着梦想的莘莘学子,一群享受着辩论激情的场上雄鹰。在海大辩论赛这片广沃的土地上,他们释放着他们的热情与活力,彰显着他们的智慧与勇气,折射着他们的乐观与青春。是什么,把原来的陌生人变成了如今追逐同一个梦想的搭档;是什么,让莘莘学子共同加入到辩论的队伍中?是那颗好奇心,还是那份热忱,抑或是那种置身其中的享受?
“当初刚入学时,对什么事情都充满好奇,参加辩论赛也是好奇心在鼓动着我。”朝鲜语2009级吴梦琦在谈到自己加入辩论赛的初衷时说道。除了那份纯澈的好奇心之外,那种对辩论的热爱,那种赛场上激情澎湃的快感,那种对整个比赛过程的享受,也是这群辩论爱好者们聚在一起的原因。“我喜欢在辩论赛场上倾洒激情,乐衷于享受辩论的速度与快感”,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2008级王秀秀激动地说道。
辩论赛的训练是苦的,它需要你百分百的付出,百分百的投入,毕竟要练就纵横捭阖、唇枪舌剑的本领不可一日而就。然而在近两个月的准备过程中,每一个队员都从中获得了很多。面对记者的采访,辩手们都侃侃而谈:“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从辩论赛中,我们训练了自己的思维,而且辩论也带给我们无尽的乐趣。”新闻与传播学类2008级黄羽麒感慨道。的确,双方对峙,一问一答,这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与智慧,更需要一种严密的思维模式。此外,化学2009级林周还透露:“紧张的备战阶段,让我们学会细致,也学会付出,同时也获得友谊。”同队辩友生病时,那一句句温暖人心的关怀;有了趣闻趣事时,那一张张笑容四射的面孔;遇到难题不解时,那一个个紧蹙的眉头。一段准备的经历,在每一个队员记忆里写下了一段难以遗忘的篇章。
准备时,我们收获成长
大家聚在一起讨论辩题,一起欢笑,一起焦虑,彼此安慰,彼此鼓励,相互间的友谊也在这过程中渐渐升温。而训练之余用小游戏活跃气氛调整思路,也是不少辩论队的选择,每个院的辩论队也都有自己独特的娱乐方式。化学化工学院的“杀人”游戏,文新学院的绕口令接龙,管理学院的彼此调侃。在备战辩论赛的日子里,会议室中除了辩题也不时萦绕着欢声笑语。
苦——无悔的付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本领的练就都需要相应的付出,近两个月的赛前训练,也着实让辩手们体会了其中的种种不易。“早上6时起床,6时45分就要准时来到会议室讨论辩题,常常一待就是一上午”,管理学院的辩手告诉记者他们训练时的时间表。不仅如此,对于辩手们来说,备赛阶段连吃饭也是个问题。煎饼果子、肉夹馍这些食物经常出现在会议室的桌子上,草草填饱肚子然后继续投入到辩题的讨论中,是备战过程中辩手们生活的常态。有时候,即便走在路上,躺在床上,日常生活中的每时每刻,脑子里都挥之不去的是有关辩题的种种。
一起讨论的时光
赛前,队员们的磨合问题也重要而棘手。“由于这次辩论赛采用了海峡两岸新赛制,对于二辩和三辩间的默契程度有很大要求”,吴梦琦如是说。“结辩时间的延长,对四辩来说压力很大”,海洋科学类2009级邹斯嘉也这样告诉记者。第十二届校辩论赛,改革后的比赛体制要求四个辩位都要有很强的能力,使得辩手们在备赛阶段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辣——争执·摩擦·成长
一场辩论赛,一段刻骨的记忆,我们在其中碰撞智慧的火花,我们在其中绽放思想的光芒,我们在其中编织青春的梦想。
赛场上,我们针锋相对
赛前的讨论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随着赛期的逼近,队员们也会产生烦躁的情绪,总想在短时间内把辩题分析的无懈可击。然而,面对同一个辩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想法不一致时,彼此之间的摩擦就会产生,争吵也就在所难免。但是,一旦将彼此的想法说出来,他们之间的默契程度又会加深,各个队伍就是在这样的磨砺中渐渐走向成熟。“讨论时,时常会遇到思路堵塞,大家意见不一致的时候。”褚培林告诉记者。而比赛过程中,这种争执更是常见。在与工程学院比赛时,海洋地球科学学院与其展开激烈的唇枪舌战,比赛中的火药味随着比赛的层层递进而愈发浓烈。“比赛中的驳论是很重要的,即使这样会使比赛的气氛更加紧张凝重,”王秀秀在谈到自己这场比赛时说到。
咸——那些泪水与感动
备赛的过程有痛苦,有欢乐,必不可少的还有一份份浓浓的感动。“备赛阶段队员们为了能把辩题研究得更加透彻,即使病了也会坚持到会议室参加讨论,看着他们全员到齐,埋头于辩题中,心里十分温暖,”黄羽麒说道。“队友间有生病的,我们都会私底下关心照顾一下,因为除了队友这个身份,我们也是朋友”,德语2009级褚培林也微笑着告诉记者。
然而,两个月的紧张训练并不意味着队员们都可以站在赛场纵横捭阖,一展雄才。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参训辩手只能站在后台担任智囊团,但是他们却毫无怨言,默默地在幕后为辩手们出谋划策,加油鼓劲。这份支持与执着,给了上场的四位辩手更大的动力。
酸——失利之后,我们更要勇往直前
喜欢品酒的人都知道,葡萄酒入口酸涩,但回味却无比香醇。回忆去年辩论赛的战况,如果说曾经的失利充满酸涩,一年后的现在酸涩是否已化为甘醇?如果说当时的失利充满遗憾,如今那份遗憾是否又会凝聚成再次备战的动力?
在去年的校辩论赛中,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辩论队离冠军只有一步之遥,在最后的决赛中铩羽。“宣布结果时我哭了,虽然走到决赛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没有拿到冠军我们仍然很遗憾。也许是因为上次那充满酸涩的失败,今年参赛的辩手们热情更加高涨,训练也更加刻苦。”新闻传播类2007级孙晴说道。或许比赛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能在这经历中感受辩者的风采,享受辩论的激情,才是每个辩论爱好者最大的收获。
有胜就有败,失败也许会带给你心中的苦闷,但是回头细细品味,丝丝酸味中能品得一份欣慰与一份感动。曾经失败的酸楚让这些追逐梦想的辩手们更加珍惜今年的比赛,备战过程付出了更多的汗水,用失败酝酿成功。
在辩论赛的准备过程中,辩手们品味着五味心情。酸,是失利时眼泪的味道,虽然酸涩,却历久弥新;甜,是收获后微笑的模样,沁人心脾,且亘古不变;苦,是付出过程中汗水的浸渍,纵使黏湿,却畅快淋漓;辣,是讨论期间摩擦的火花,火光四溅,却回味无穷;咸,是关心背后的感动,有泪有笑,更难以遗忘。如此种种,调味着备战辩论赛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酸甜苦辣咸,我们捡拾辩论中的点点滴滴,回忆着属于我们的回忆。
记者:金伊 孙萌 摄影:孙萌 金伊 刘迅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