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要闻

我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座谈会召开

作者:曹杨来源:研究生教育中心发布时间:2009-01-08

字体:

    本站讯 根据教育部要求,中央部属高校在2009年将全面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为制定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改革方案,1月4日—6日董双林副校长在三校区分别主持召开了由研究生教育中心、各学院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和研究生教师代表参加的座谈会。

    董双林首先介绍了教育部推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背景、意义以及我校研究生教育的现状。董双林说,改革必须坚持“以科学研究为主导,导师负责制为基础”,改革要调动两方面的积极性,一是要调动导师的积极性,明确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二是要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生活待遇,调动研究生学习和进行创新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座谈会上,研究生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曹志敏教授介绍了部分高校特别是省内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经验、措施和学校为改革所进行的调研与准备情况。与会的学院领导、教授代表们就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方案中提高研究生的生活待遇、建立与科学研究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和导师责任制、优化资源配置的招生办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办法等等有关研究生教育和培养工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董双林认真听取了各学院专家教授们的意见和建议,并阐明了我校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说,做好我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我校办学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2009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希望职能部门和学院立足我校实际,广泛调研了解校内外信息,认真论证,齐心协力做好这项工作,力争下学期出台有效、平稳而富有特色的改革方案,真正通过培养机制改革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培养质量和研究生待遇的效果。

    座谈会后,研究生教育中心将出台我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初步方案,并通过召开院长座谈会、广泛征求教师和相关职能部门意见等程序对初步方案进行修订。

文:曹杨  图:冯文波

新闻背景介绍:

    为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建立和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长效保障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教育部于2006年开始在部分高校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2007年将试点高校扩大到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7所学校,2008年进一步推广到设立研究生院高校。截止目前,已有47所高校率先后实行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2009年要求改革要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全面展开。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研究生招生、培养过程和学位授予各个环节,将全方位带动校内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是落实学校、学院、导师和研究生各主体之间培养质量责任的关键所在,其核心内容是建立与科学研究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和导师责任制。

    我校职能部门在做了大量校外调研的基础上,在校内通过座谈会的形式进行调研。学校近期要制定全面的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以推进培养机制改革改革的顺利进行。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