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在“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学术思想熏陶下应运而生,前身是私立青岛大学,始建于1924年。后经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几个时期的变迁,于1959年发展成为山东海洋学院,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校名为邓小平同志题写。2002年10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在其80多年发展历史中,一代代海大人不懈努力,顽强拼搏,为国家的建设发展特别是海洋事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一代代的海大学者,也在海大成长和社会进步的篇章中留下了厚重而闪亮的记录,老舍、闻一多、沈从文、梁实秋、王淦昌、童第周等都曾在海大留下了坚实的足迹。也正是在这80多年的建设成长中,中国海洋大学发展成为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各个学科综合发展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如今,中国海洋大学以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群体培养目标,以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为学校的特殊使命。
海大简介 “海纳百川,取则行远”
经过80多年的发展和建设,中国海洋大学已逐步发展成为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包括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 985 工程”和“ 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学校现辖崂山、鱼山和浮山三个校区,设有22个学部及院(系),71个本科专业。现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4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3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6大类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详情点击】人民网:中国海洋大学
海大建设 大气磅礴,稳中求胜
2008年8月29日,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主校门正式启用,党委书记冯瑞龙、校长吴德星为主校门揭牌,为校训石揭幕…
“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校训不仅将成为海大全体师生的座右铭,校训石还将成为大学校园内独特的文化名片,增加海大的文化氛围……
【点击】半岛网:海大校园立起“校训石”
【点击】青岛传媒网:海大崂山校区10月增建3座楼
投身建设 海大本科教学评估结果优秀
教育部公布198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160所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结论为优秀……
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刘凤泰在出席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汇报会上表示:“中国海洋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强化特色,改革创新,形成了“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优良传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今的中国海洋大学正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朝气蓬勃的喜人景象。”
【点击】中国教育新闻网:高校评估结果海大为优秀
【点击】中国经济网:海大新增八省级实验中心
【点击】日照新闻网:海大研究生培养基地揭牌
【点击】大众网:我省首家海水综合利用技术工程中心在海大成立
【编者按】
“海纳百川,取则行远”,一代代的海大人见证了中国海洋大学的发展,也同世人一同见证了中国海洋大学给社会带来的进步和变化——中国第一次南极考察的75位科学家中一半以上是我校毕业生;中国第一个登上南极的科学家是我校校友董兆乾;中国第一个徒步考察南极的科学家是我校校友蒋家伦;中国第一个南北两极都登上的科学家是我校赵进平教授……
中国海洋大学带给我们太多的惊喜和震撼,也带给我们更多的希望和憧憬。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海洋大学也将带领我们共同探索新世纪海洋发展之路!
文/编辑:新闻中心资料室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