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眼

我的“钱”途我做主

作者:郑玉冰 符…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08-09-23

字体:

    走出家门,来到大学的校园,我们如飞出金色笼子的鸟儿,拥有了更加广阔的飞翔空间。人们都说,大学是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我们开始学习如何处理好自己的财富并去努力创造财富。这里的财富包括物质和精神。今天我们就从小小的零花钱说起。

我的钱包

钱都花到哪儿去了?

    通过记者的调查发现,大一新生的钱,无外乎都用在了吃饭上。“吃饭最花钱”,这是大多数新同学的心声。有同学调侃说:“吃饭一星期一百,雷打不动,因为我比较喜欢吃肉,所以开销比较大。”尽管如此,虽然青岛的物价普遍偏高,但对于革命尚未上路的新生们来说,善待自己的胃仍然是革命的第一保障。“吃饭还是要吃好,吃是第一!”

    对于外地的同学来说,电话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同学表示:“学校移动营业厅里办的套餐业务都不太好,无线音乐俱乐部几乎毫无用处,打算将来换一个新业务。现在办了长途畅聊包,3元一个月,打电话总算方便了些。”作为初来乍到的新生,和家里通电话既能和家里联络感情,又能抚慰心中身处异乡的孤寂感,可谓一举两得。
   
    此外,零食和水果也是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女生们普遍离不开苹果和牛奶。俗话说的好,one apple a day,keeps doctor away。山东恰好又是苹果之乡,可算饱了大家的口福。牛奶是女生寝室里不会少的东西。关于牛奶,据说还有过一段趣闻。在军训的时候,某教官照例检查内务,在某寝室里看见藏在角落里的两箱牛奶,居然没有挑刺,反倒是调侃起来道,“生活的挺滋润的嘛!”

    在生活用品上,外地的同学要破费些。因为刚开学,需要购入的零碎物品比较多,花销也比较大。相比之下,青岛本地的同学则方便的多,补齐一些生活用品便差不多了。

    对于南方的同学,要适应即将到来的青岛的寒冬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有的同学选择开学时便带来羽绒衣和毛衣,因为冬天的衣服比较贵,至于秋天的衣服就在青岛本地买了。也有的同学选择在国庆节回家,返校时再带来冬天的衣服。
     
其他支出

    当询问新生们的其它支出时,除了买杂志买报纸这些丰富精神生活的固定支出外,同学们大多摇摇头。也许是初来乍到,还不熟悉环境的关系,许多同学在军训后走出学校感慨,“这是我第一次出校门!”可是在经过了一个短暂的中秋假期后,“我三天花了三百块” 的苦诉声却常常能够听见。有同学在假期结伴逛街、聚餐,也有同学利用假期把青岛好好的玩了一番。无论是哪项活动,都需要用生活费来支持。

    当问起一个月的支出时,有同学表示:“现在一个月还没到,先花花看,再根据这个数和同学比比,多了的话省着点,少了的话可以放松点。当然了,也可以咨询前辈们,再对比看看自己的账单。”
   
你记账吗?

    当问起记账的问题时,不少男生摇摇头。相对而言,女生则要认真的多。有位女生说:“平常妈妈在家里都会记账,大概是受到妈妈的熏陶,自己从小时候就开始记账,这个习惯也就一直保持到现在。”

    从整体情况来看,同学们多多少少会记一些账。有时候并不是细到每一笔支出,有时候只是几天记一下,有时候买了大件物品、贵重物品再记账,可是记账仍不失为一种约束自己的好方法。

兼职广告

自己挣点零花钱

    家教篇

    很多想打工的大学生首先想到的一般都是做家教。做家教较为稳定,报酬一般也比较丰厚。一般每小时可收入30元左右,当然有的会更高。2008级水产养殖专业的李兴源同学便在开学初得到了一份辅导某高二学生各门功课的工作。他表示相信自己有能力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做好这份工作,体验生活的同时挣点零花钱。
    
   
临时工篇

   我们应该注意到,麦当劳、肯德基等一些快餐厅的工作人员大都是一副学生模样。餐馆里做临时工挣钱也是零花钱的主要来源。这种工作一般比较简单,不用大量脑力劳动。虽说收入没有当家教高,但一般也可以获得每小时5-10元的报酬,顺便在学习之余去炸扎薯条,也可以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2008级水产养殖专业的徐涛同学在暑假就开始了在麦当劳打工生活。几个月来,除了可以熟练地制作汉堡外,他也赢得了一笔财富,还介绍了几个同学加入他们的行列。
     
   
推销篇

    在校园里,想必你会常常看见信息栏上有关卖旧书、电子产品、化妆品等商品的公告,而联系人一般都是本校的学生。这些推销的活计不仅给同学们带来了收入,也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为他们将来走出校园,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来自高年级学姐的建议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现况,本站记者采访了勤工助学项目管理部部长于丽丽。

观海听涛:请问在你看来,在大学里挣零花钱可以采取哪些方式?
于丽丽:挣零花钱的途经还是很多的。校内四助的岗位,比如在档案馆,团委办公室做一些简单的工作,或在实验室刷刷试管。在校外比较普遍的是做家教和兼职。做兼职主要在商场搞促销,为一些公司拉广告或发宣传单。

观海听涛:对于许多同学大一就去出去打工的必要性你是怎么看的?
于丽丽:大一新生从高中到大学换了一个新环境,要开始学会做人生规划,就需要做不同的尝试。在我们指导中心,每份工作都有人积极申请,由此可以看出大家还是挺积极的。我觉得大一就去打工其实蛮好的,不仅可以挣一点零花钱,还可以锻炼交际与处事能力。同时还可以缓解一下生活压力。

观海听涛:你觉得大学生应该树立一个怎样的理财观念?
于丽丽: 这要视不同同学的家庭情况而定。在高中大家外出机会较少,而到大学,没课期间大家都是自由安排的。在外出时,建议大家不要讲排场,不要为了搭朋友而出去玩。另一方面,也不要急着挣钱急着独立,学生主要任务还是学习,每周有意识地工作2至3小时,不要执着于钱的问题。其实国家资助还是比较多的。

    刚进入大一的我们或许还有点懵懂天真,但社会的大门已向我们敞开。我们需要学会规划自己,规划自己的人生,规划自己的财富。父母不可能永远成为自动取款机。当银行卡上的数字在不断减小时,想一想,它到哪里去了?它们花得值得的么?学会管理,是迈向独立的必经路。

实习记者:郑玉冰 符格意    摄影:郑玉冰    编辑:高愉 徐洁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