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研制的车载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在奥运帆船赛现场进行测量工作
本站讯 “科技奥运”是我国申奥的庄严承诺。作为2008北京奥运会奥帆赛气象服务的高技术手段之一,由我校海洋遥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刘智深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自主研制的我国第一台车载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于2008年8月6日进驻青岛奥运帆船赛区域。至8月21日奥帆赛结束,科研团队成功地为青岛奥帆赛提供海面风场测量数据,为奥帆赛的顺利进行作出贡献。
帆船赛对气象条件要求很高,比赛要在3米/秒到20米/秒的风速中进行。由于风向、风速及浪流潮等气象水文条件的变化,帆船比赛场地也需按照气象水文情况进行布设。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系统具有实时探测风速、风向数据等功能,为专家分析、预报提供服务。科研团队以“科技服务奥运”为己任,自我加压,主动请缨,提出将测风激光雷达应用于奥帆赛气象保障的建议,这在国际上尚属首次。建议迅速得到学校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国家气象局等相关部门极为重视,经专家论证获准进入现场实测。这也引起国内外同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
科研团队按照预定方案,每天从上午10时至到下午5时,每半小时提供一组测量数据,包括径向风速二进制数据和海面风场图,测量结果实时传送至青岛市气象局数据服务器。这些高时空分辨率的海面风场数据,为奥帆中心气象水文预报专家指导奥帆赛起到重要作用。从8月17日起,根据专家要求科研团队又加大了测量密度,每小时发送4组数据。科研团队发扬奥运精神,克服困难,勇于拼搏,每天在炎热潮湿的海边不辞辛劳地连续工作12小时。刘智深教授率先垂范,研究生们更是发挥了年轻人的突击队作用,圆满地完成了实测任务,受到奥帆委、气象专家和运动健儿称赞,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本站通讯员:辛喜 雪原
相关链接: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