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生在实践教学周里进行金工实习
本站讯 随着紧张而有序的期末考试结束,我校本学年的实践教学周也相继拉开了帷幕。此次实践教学周,各院(系)均根据学科、专业的不同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积极开展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工作,如课程设计、实验课程、学年论文、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等,大课堂由校园延伸到校外。
据悉,各年级的实践活动有所侧重,大一的同学侧重于“两课”社会实践,大二以课程认知实习为主,大三以专业实习为主;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参与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本科生研究训练计划(OUC-SRTP)的同学,也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周的时间,展开了全面的准备和研究工作。
除实践教学以外,学校协调各部门的教学资源,增设了部分选课率比较高、课程资源比较紧张的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从而解决了以往学生不能同时参加时间比较集中的实践教学课程和延续在整个学期的理论教学课程的矛盾,缓解了学生选课困难和教师授课压力大的问题。各院(系)也安排了短学时课程,如学科前沿性专题和系列讲座等。
实践教学周是学校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而采取的一项教学实施形式。从近两年的实施效果来看,实践教学周的设立与我校现行的有限条件下的自主选课制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有效解决选修不同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在时间上冲突的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统筹安排工作,合理解决教学与科研的矛盾,同时方便他们调整时间,安排进修、访问、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等工作。此外,实践教学周的设立还有利于学校对师资、教室、实验室、科研设备等各种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
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我校的实践教学周刚刚起步,可能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对一些文科专业而言,安排外出实践相对困难,部分学生只能在学校参加短学时课程的学习,实践教学周的学习与平时差别不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影响。此外,短课程的设置是否合理也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短学时的课程不能只是平时选修课的简单压缩品,要根据周期短的特点“量身定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多一些有特色的基础课程、素质课程和实践课。
实践教学周的实行对我校的教学、管理,对广大师生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它面临着观念转变、课程安排、学生管理、实习基地建设等一系列问题,这还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去发展和完善。
文:吉晓莉 图:孔青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