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5日),是全国“学雷锋日”,记者在郑州街头扫街“学雷锋”,结果令人尴尬——两天内出手帮助14次,竟13次遭到或直接或婉言的拒绝,还一度被误认为别有企图,甚至有一次还差点被当成贼。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雷锋精神似乎已经变得越来越陌生。做了好事不是被人当成“傻帽儿”,就是被人认为另有所图,甚至招来麻烦时,很多人对当今社会是否还需要学雷锋产生了疑虑。
记者在调查走访中,多数市民认为,雷锋精神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市民在日常的生活中应关爱他人,互相帮助。网友还总结出了10种学雷锋的新形式。
雪天请人搭顺风车无人搭理
“年初下雪的时候,我想做点好事,可真遇到尴尬了!”昨日,陈先生打电话向记者诉说了他的遭遇。
行到紫荆山路与航海路公交站点,陈先生干脆把车停下来,大声吆喝:“去西郊的免费搭车啦”吆喝了好一会儿,没人搭理。过了好久,有位老先生颤巍巍地走过来,“他拉开车门,问我收多少钱,我告诉他是免费的,他立即把车门一关,走开了。”陈先生说,老大爷充满怀疑的最后一瞥让他到现在心里还难受。
记者的尴尬:中学门前扶车险被当成贼
昨日上午10时许,中原路106中学门前的人行道上停了很多自行车、电动车,在一棵行道树的一侧,三辆自行车和一辆电动车倒在地上。
记者上前一辆辆把它们扶起来,支好支架。
“你干什么?”当记者扶起第三辆自行车时,一位40多岁的妇女跑了过来,很快有许多市民围了过来,“这人穿得人模人样,竟然会……”
两名警察也赶了过来。记者掏出记者证一番解释后,围观市民才散开。
此时,一名男子听到动静跑了过来,问是谁偷车,记者不得不再次解释。“现在还有雷锋?是你把我的车子碰倒了吧。”他嘴里嘟囔着,仔细查看自己的自行车没有毛病后,才准许记者离开。
新闻来源:新华网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