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要闻

发挥高校海洋教育科技优势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作者:蒋秋飚来源:党委校长办公室发布时间:2008-03-04

字体:

    本站讯  在3月6日召开的全国人大山东代表团讨论会上,代表们踊跃发言,气氛热烈。全国人大代表、我校校长吴德星就发挥海洋教育科技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基于国情,海洋产业发展急需以国家行为培育真正的高新技术产业;二是加大海洋高新技术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力度;三是加强我国运用知识产权制度能力建设;四是加快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发挥高校海洋教育科技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把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吴德星校长建议国家在研发资金投向上给予倾斜,在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和科技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给予海洋领域更多的支持。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已经由科技部批复起建,山东省人民政府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又将划拨土地和基本建设经费列入年度计划,请国家在条件建设上给予强有力的财政支持。

    就加大海洋高新技术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力度方面,吴德星校长谈到,现在海洋高新技术自主创新产品技术含量高,但市场竞争力尚需培育。市场竞争力的培育主要靠市场,在当前市场竞争环境不完善的条件下,加大政府采购和一定程度国拨经费的强制购置政策是非常必要的。

    2004年6月温家宝总理在山东考察时明确提出“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并在本届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列为2008年主要任务中的一项内容。吴德星校长认为,发展我国海洋经济的根本性战略措施是加强我国运用知识产权制度能力建设。就我国企业同跨国公司的专利技术竞争而言,我国基础性、原创性发明专利还很缺乏,海洋经济的发展应该将基础性、原创性发明专利的知识产权战略作为重要的保障措施。因此,吴德星校长建议政府加强我国运用知识产权制度能力建设。

    吴德星校长在发言中还着重就加快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发挥高校海洋教育科技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以中国海洋大学为例,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海洋学科的综合优势、人才资源优势、知识储备优势、技术发明专利优势、先进的科研基础设施优势、一支强大的涉海研究生的海洋科技研发生力军优势等方面。仅以涉海发明专利而言,从2005年起年均授权发明专利约达百项。但中国海洋大学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表现与学校应做出的贡献相比差距较大。除一些教授过于学究气和大学自身开放度不够等问题外,更关键的问题是国家技术转移体系不健全。长期以来,技术转移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因此,以建设产学研战略联盟为载体,体现要素互补优势,优化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过程中上中下游三阶段的利益配置,突出高校技术源头的作用和企业的规模化能力,真正形成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大学和科研院所为源头、技术转移服务为纽带、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技术转移体系,才是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主要途径。因此,吴德星校长建议国家加快推进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

    吴德星校长的发言受到了与会代表们的积极评价。讨论会上,与会代表们还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农业产业化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文:蒋秋飚


相关链接:

海大师生收听收看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式

【视频】专题报道:我校师生热切关注两会动态

学校党政领导欢送我校3位全国人大代表离青参会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