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考人员乘坐加拿大“埃莫森”号破冰船在北冰洋下放考察设备
北冰洋“极夜深寒”考验岛城两学者 中国人首次在北冰洋越冬考察 本月中下旬海大两学生将加入科考队
早报讯 2007/08年是第4次国际极地年。记者昨日从有关方面了解到,中国海洋大学赵进平教授和博士生李涛,现正在北极参加加拿大环北极冰间水道考察,这是中国人首次在北冰洋进行越冬考察。他们那里现在已经是极夜,气温只有-40度。本月中下旬,海洋大学博士生李淑江和硕士生李翔也将加入这次考察,预计明年2月结束考察。
据悉,第4次国际极地年由国际科联和世界气象组织联合组织,共有60多个国家5000多人参加,全世界的极地科学家自由提交项目建议,涉及到极地研究的方方面面。中国海洋大学赵进平教授以海洋大学的名义提交了题为“北极海冰减退、上层海洋增暖及其气候与生态效应”的项目建议。该建议由于涉及到北极变化的机理和核心科学问题,被同时列入5个国际研究计划,这在所有极地年的建议中也是唯一的。
正在北极考察的赵进平教授通过电子邮件告诉记者,加拿大环北极冰间水道考察是国际极地年期间一个重要的科研项目,主要研究物理环境的变化怎样影响生态系统。“这是一个冬季的北极航次,现在北极正是极夜,考察队员要在酷寒的漫漫长夜里工作和生活,这样的特殊环境在全世界历史上也没有过几次,实在是极其难得的机会。”赵进平教授说。
文:于小阳
中国海洋大学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