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海大补充采集

2007水产科技论坛成功举办

作者:佚名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2007年10月23日发布时间:2007-10-29

字体:

1022日至25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主办的“2007水产科技论坛在山东青岛召开。本次大会由上海水产大学、世界渔业研究中心、日本水产综合研究中心、韩国国立水产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共同协办,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承办。支持单位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和农业部渔业局等。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李杰人副院长主持,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张合成院长致开幕词,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石燕泉副司长、农业部渔业局崔利锋副局长、青岛市政府刘西山副秘书长和日本水产综合研究中心松里壽彦副理事长等分别致辞。山东省科技厅、青岛市科技局、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上海水产大学等多个相关单位的领导,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山大学林浩然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赵法箴和雷霁霖研究员等知名专家到会祝贺。

本次大会从渔业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渔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健康水产养殖、水产遗传育种、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品加工和质量安全等几个领域设立了专题研讨交流。大会规模超过前几届,共有来自中、美、英、日、俄、加、韩等16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世界渔业中心、世界自然基金会(WWF)、NOAA等国际组织机构的专家团组共30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共提交论文230余篇,有130位代表作大会报告。

本次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水产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启升研究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朱作言研究员担任。多位国际知名学者就水产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了主题报告,主要包括:海洋渔业发展和基于海洋生态的渔业管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唐启升院士)、鳗鱼繁殖和大迁徙之谜(东京大学海洋研究所塚本勝己教授)、异育银鲫的繁殖方式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研究员)、美国海洋渔业和水产养殖管理的前景和展望(美国海洋与大气署约翰·伯曼教授)、探索水生动物水下行为及其环境特征的新技术(东京大学海洋研究所宫崎信之教授)、工程和科学以及水产养殖(美国国家工程院王兆凯院士)、遗传改良品种和引进品种对水产养殖的作用和影响(上海水产大学李思发教授)、中国对虾的分子免疫学研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相建海研究员)、开发微藻毒素标准品与水产食品安全检验(台湾大学渔业科学研究所周宏农所长)等等。

  水产科技论坛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大型国际水产学术会议。水产科技论坛以搭建一个开放性的、高水准的国际学术交流的平台,加强国内外水产科学研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渔业科技进步,促进中国和世界渔业发展为目标。以2003年在广州成功举办的主题为可持续水产养殖——资源 环境 质量的首届水产科技论坛为起始,水产科技论坛每年举办一次,每次围绕一个或多个渔业科技和行业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开展面向国际的学术交流。在2004年到2006年间,陆续以设施渔业生物技术对水产业的促进作用河口及临近水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修复为主题,召开了3届综合性和专题性交替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先后有近800人次参加了论坛,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学术影响不断扩大和提高,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水产学术研讨会的国际品牌。

  

本届论坛的召开,将推动各国的水产科学研究工作,促进中国在水产研究领域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向世界各国专家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既让他们了解中国的水产科技,也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水产科技论坛一定会越办越好。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