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英语越来越普及的局面,有不少学生已经逐渐意识到,要提高自己未来在社会上竞争力,只会运用英语是远远不够的。在个人履历表上,“熟练使用第二外语”往往可以成为一大亮点,从而吸引招聘方的注意,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目前,“第二外语证”已经跻身“十大必备证”之列。
“韩、日语公开课免费试听”、“青岛英华外语培训学校开始招生啦!”、“新起点日、韩语培训”……校园里形形色色的海报、传单充斥着我们的视野。很多同学们在学习之余,会利用周末时间参加外语培训班。“同学你‘二外’了吗?”成为校园里的一句流行语。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谁能借我一双慧眼?
面对形形色色的宣传单,你感到眼花缭乱吗?在斟酌对比中你有过担忧吗?如何选择一家适合自己的语言学校成为摆在学生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很多同学在对一门语言并不了解的情况下,盲目根据课时和学费的多少来选择学校,殊不知教学质量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重点。目前很多培训学校都有在各大高校进行巡回演讲,“货比三家”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
你的学习目标明确吗?
据不完全统计,70%的大学生学习第二外语是出于对该国的事物感兴趣,希望通过语言学习加深对其文化的了解;20%的大学生为了考级拿证学习第二外语;5%的学生则是为了出国深造。
某外语学校日语系教授
“二外”是大势所趋?
腾讯网公布的数据调查显示,43%的人在选择“二外”时青睐于日语;而17%的人选择了韩语。随着世界经济交流的日趋频繁,日、韩语人才已经成为“紧缺”人才。目前,日语的使用人口超过1亿3千万,韩语也达到7千万人。从日本在中国各大城市的投资来看,青岛仅次于大连,排在第二位。面对如此巨大的契机,很多本科生把日语、韩语作为第二外语也就不足为怪了。
你能做到持之以恒吗?
在记者的采访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同学表示,自己最初选择“二外”的确是出于对该国事物感兴趣,然而包括与自己一起学习外语的同学在内,大多数人在结束了短暂的学习后,所学的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都逐渐淡忘了。“其实我觉得只要每天能拿出半个小时的时间来复习,就应该能保持住原有的水平”,说到这里,她的表情有些痛苦和无奈。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1%的人放弃继续学习是因为缺少语言环境进行练习;23%的人则是因为琐事繁多,无法保证学习时间。
借你一双慧眼,看清五大陷阱
陷阱一:“数周之内流利掌握一门外语”
几周内掌握英语或对某一种语言入门是不可能的。两三个月的时间只可能学会一些基本的提问方式,而且并不保证你能听懂并作出回答。
陷阱二:便宜没好货
和其他商品一样,真正的高质量商品是不可能有一个低廉的价位的。学费的标准是根据学校的结构和师资质量而定的。便宜到只收教材费的学习班,往往教学质量很差,而且连教材都是劣质的印刷品。
陷阱三:全部外教授课
许多学校利用其教师的国籍作为标榜其教学质量的幌子。教师的国籍只能表明他母语是英语或法语,但是比国籍更重要的是教师所受的师范教育程度。如果让一个英国农民教英国文学课,你会信任他吗?
陷阱四:轻松学好外语
令学生上钩的致命武器是兜售一种不用钻研的“轻松”学习方法、辅助器材和教材。如果你听信这种说法,那么到头来你一定会失望的,因为学习语言一定需要本人的刻苦努力,不费力气就可以让你说一口流利外语是一定行不通的。
陷阱五:歪证书到处飞
消费者参加外语培训,除了想学到外语知识、练习口语外,还想拿到相关的证书,一些培训机构利用当前社会证书种类较多,人们不甚了解的情况,打出培训即可获得某证书的广告。
据了解,一些培训机构请几个外语系的在校研究生甚至本科生,印一些宣传单到处发,招够学生就开班。课上完后,每个学生发一本盖有某某学校英语协会等印章的证书。
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参加外语培训时,事先一定要弄清楚培训机构的性质,搞清培训后获得的证书是否经过权威部门的认证,避免学完后得到的证书是“废纸一张”。
我真的适合学“二外”吗?
学习第二外语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你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有些同学可能学习英语和专业课就已经力不从心了。如果再学习第二外语,你是否能够合理的安排好各方面时间?你是否已经准备好牺牲一些课外活动的时间来背单词?你是否愿意把听流行歌曲的时间用来听外语磁带?当你的同学叫你一起去打篮球、上网的时候,想到自己的第二外语,你是否有勇气说“不”?
总而言之,记者认为,对于目前学习状况并不轻松的同学,选修第二外语需要慎重考虑;而感到学有余力,乐在其中的朋友们,学习第二外语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实习记者:贺薇 孙劭 部分资料来自互联网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