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海大补充采集

帮贫困生圆大学梦

作者:今日60分来源:青岛电视台今日60分2007年9月15日发布时间:2007-09-17

字体:

电视新闻:http://news.qingdaomedia.com/content_tv.asp?id=105980

[导语]
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适龄青少年有了上大学的机会。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每年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学费,成了很多家庭困难的学生无法逾越的障碍。为了帮助贫困生顺利走进大学校园,社会各界在共同努力。
[正文]
18岁的刘正春曾经有个幸福的家,日子虽不怎么宽裕,但也衣食无忧,然而两年前的一场事故,夺去了父亲的生命,家里的顶梁柱没了,生活变得艰难起来。
[同期声]
刘正春 大学新生(我妈妈在城里打工,给别人做饭,每个月800左右。)
[正文]
这八百元工钱成了全家人唯一的经济来源,为了多挣点钱,七八十岁的爷爷奶奶一直坚持下地干活。今年,成绩优异的刘正春考取了武汉大学,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压力。
[同期声]
刘正春的奶奶(挣不出来,2亩地,不吃不喝也挣不出来。他的学费怎么办?慢慢来吧,借点,贷款,实在没办法就贷款,学让他上)
[正文]
东拼西凑,家里人还是凑不齐刘正春第一年的学费。后来,胶州慈善总会对全市贫困生进行实地调查,决定对包括刘正春在内的141名贫困大学生予以补助。
[同期声]
刘才栋 胶州市慈善总会会长 (本科3000元,专科2000个。救助过程中,完全靠慈善总会不行,就发动了一些企业,台商企业,韩商企业共同来救助。)
[正文]
最早从2001年开始,青岛市慈善总会就发起了“慈善助学”活动,目前已资助了1000多名学生;仅去年一年,社会各界就为贫困生发放救助金820多万元。但是,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全国约六成贫困生连第一年的学费都筹集不起来。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总数达400万,占在校生总数的20%。仅靠社会团体的募集、爱心企业的捐赠是远远不够的,解决贫困生的上学难,更需要政策上的支持,“绿色通道”就是一种有效探索。
[同期声]
唐捷 中国海洋大学学生资助工作办教师(绿色通道是国家为了资助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开通的,困难学生先办手续,学校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有的可以申请助学贷款,有的可以减免学费等等。)
[正文]
湖南衡阳的刘松就是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攥着全家亲戚好不容易凑来的2000元钱,到中国海洋大学报到的时候,刘松一度担心交不上学费无法入学,没想到报到当天,学校就为他顺利完成了报到手续,让他先上学,日后再办贷款、打零工交学费。
[同期声]
刘松(我父亲50多岁了,100多斤的包还得扛,扛一天也就二、三十块。我会打工,没他们辛苦,还能减轻他们的负担。)
胡均亚 中国海洋大学新生(干些零碎的活,勤工助学,靠自己的双手挣生活费)
唐捷 中国海洋大学学生资助工作办教师(2000年开通,2004年至今,超过2000人通过绿色通道入学,今年共有365人办理。)
[正文]
岛城的各所大学对贫困学生都做出了长远规划,大一新生先熟悉适应环境、确保学业,费用可以通过贷款、奖学金、减免等方式解决。从大二开始,学校、企业就会为贫困生提供暑期工、小时工等合适的工作,不耽误学业的情况下增加他们的经济来源。
[同期声]
侯方高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学校学院会优先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
于泳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团总支书记(我们学校的政策是,要保证他们的学习,所以学校在各部门、实验室等地方提供岗位,我们学院能够提供的岗位达到45个,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困难。)
[正文]
从单纯依靠社会救助、希望学校减免学费,到申请助学贷款、课余打工挣学费,贫困生通过各种方式得以继续求学。社会各界在伸出援手的同时,更注重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培养自强自立的精神。
[同期声]
侯方高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他们能够正确对待,自强自立,靠自己挣钱,学习勤奋,乐于助人,我们的两位同学,他们都利用暑假,到临沂小学义务支教)
刘才栋 胶州市慈善总会会长(一个家庭困难的学生,救助后上了大学,获得5000元奖学金,自己留下1000,其余捐助了其他同学。他觉得自己是获得帮助上大学的,也应该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编后]
曾经有部门做过一份贫困生问题调查报告,这些贫困生家庭年均收入只有4100元左右,高等院校的平均学费却已经达到了每年四、五千元,这还不包括日常生活费。国家出台了帮扶政策,学校提供了助学岗位,社会爱心人士也伸出了援助之手,当然也离不开学生个人的自强自立,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让每一位贫困大学生不再失学,让他们通过知识改变自己、家庭、乃至家乡和地区的命运。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