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中国西部农村教育“达标年”。国家投资一百亿元人民币的“两基”攻坚计划完成,西部地区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然而,为这个“基本完成”的成绩欢欣鼓舞还为时尚早。目击西部地区农村教育现状,仍是让人“几多欢喜几多忧”。
“师资力量严重缺乏,有课没人代。”甘肃西和县一农村小学校长介绍说,他所在学区共有一所中学,五所小学。如今,中学的副课开不了,小学仍是五年制。“各个学校只有三到四名老师。平均每个年级还分不到一个。”对此,他忧心忡忡。
西和县是国家“两基”达标县。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县目前紧缺教师一千三百多名,而相对应的师范类毕业生仅为三百余人。这些毕业生大都没有正式工作,或外出打工,或在家务农。可利用教师资源正在严重流失。
为一举两得之利,甘肃靖远县曾聘用一千九百六十二名大中专毕业生支持农村教育。靖远县教育局张生禄局长解释说,该县每年三千多万元财政收入中,光承担农村教师工资就支出三分之一,投入已经够多了。何况靖远县目前紧缺千名教师的问题尚待解决。
教师缺乏和资金短缺,已然成西部农村教育的燃眉之急。除此之外,农村学校的硬件建设也难让人满意。记者在靖远采访时,正有校长向教育局反映,学校遭水灾后“危房”倒塌;还有校长为新盖校舍漏水严重申请维修经费。
西部阳光行动发起者尚立富曾说:“西部农村教育的问题出在观念上”。而实施西部“两基”攻坚计划四年后,受就业难与教育质量差恶性循环的影响,西部地区“劝学难”(农村教育观念落后,上学还需要老师上门劝)现象还是无法根除。
今年,中国西部地区三百七十二个县市及新疆建设兵团三十八个团(场)将通过“两基”验收,但这并不意味着西部农村教育状况根本改观。相反,西部农村教育应得到更多、更广泛的关注。
记者:张仲儒 黄党 新闻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