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上午,2007中国海洋经济论坛暨海洋经济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在榕开幕,来自全国各地近160多名海洋经济专家学者齐聚榕城,共同研讨中国海洋经济的总体现状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副市长陈奇出席了论坛开幕式。
与会专家认为,福州市是我国著名的沿海开放城市和海洋大市,海岸线绵长,港湾众多,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开发的潜力巨大。近年来,福州市在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综合管理、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他们表示期待与福州市社会各界精诚合作,在更大规模和更深层次上参与福州市的海洋开发。
论坛由福州市政府、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经济分会联合主办,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市海洋与渔业局、市海洋经济学会承办。论坛开幕式结束后,举行了论坛主题学术报告会。
[新闻链接]
在27日开幕的2007中国海洋经济论坛暨海洋经济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分别就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滨海旅游资源开发、中外海洋管理、渔业增长方式转型、港口物流经济等专题作了学术交流,其中不乏高端、新颖的观点、见解,或对我市海洋经济强市建设的有益良言,本报予以摘要刊登。
韩立民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海洋经学会秘书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敬俊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副教授
论文题目:《渔民转产转业的沉淀成本分析》
近年来我国近海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明显加剧。从经济学中的沉淀成本角度来看,渔船作为渔业生产中的重要生产要素,它是以资本投入的形式加入到渔业生产活动中来的,对渔船的投入构成了沉淀成本。从事海洋捕捞作业渔船退出渔业行业转入新的领域,无异于放弃原有生产能力,重新进行全面投资。当存在沉淀成本时,渔民就将面临退出的壁垒。也就是说,由于沉淀成本如此之大,而且渔民退出又不能收回这种成本,因此没有任何一个渔民愿意退出生产,实行转产转业。
广大渔民不愿转产转业的症结所在,就是转产转业面临的最现实问题——资金问题。以目前比较普及的100吨、250马力的钢质渔船为例,造价为80万~100万元,这些钱大部分是渔民借贷来的,若渔民转产转业,渔船报废,虽然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都给一定补助,但加起来也就8万~9万元,是原渔船造价的1/10,难以偿还债务。很多渔民就是在渔船的贬值过程中债台高筑。
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渔民“双转”工作的开展,必须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大对渔民的补助,提高补偿金额使之足以补偿沉淀成本,那么渔民的转产专业将是水到渠成的易事。
张振克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报告题目:《美国海滩经济对中国滨海新渔村旅游业发展的启示》
海滩是美国重要的旅游资源和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如美国加利弗尼亚州,国家海滩只有该州公园数量的2.7%,但却接纳了72%的观光者。加利弗尼亚海滩对联邦政府经济的直接和间接贡献高达730亿美元。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开始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大规模海滩养护工程,用较小的投入换来了巨大的经济回报。不仅防止海岸侵蚀,而且营造了良好的滨海沙滩旅游环境。
目前中国滨海渔村海洋经济结构单一,过度依赖于捕捞和养殖,天然海洋渔业资源面临严峻危机,单一的海洋经济结构使得滨海渔村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易损性和波动性,大力发展滨海渔村的旅游经济将是沿海渔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现阶段,实施新渔村滨海旅游和休闲观光战略,应抓典型、进行示范村滨海旅游建设,首先地方政府机构和滨海基层政府应及时转变经济发展观念,积极发展滨海旅游业,走海洋渔业与滨海旅游业共同发展的道路。其次,要加强滨海渔村生态建设规划,重视海岸环境保护和人工海滩建设,进一步改善海岸海洋生态环境。多渠道筹集旅游开发资金,以旅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文:陈宓 侯芳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