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涛动的动力学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作者:王启 张永良来源:海洋环境学院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07-04-13 字号:

本站讯 以我校海洋环境学院罗德海教授为首的“泰山学者”特聘教授研究团队,依靠“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泰山学者”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在北大西洋涛动(简称为NAO)产生的动力学机制等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系列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权威刊物《J. Atmos. Sci》2007年第1期上(3-73页)(前三篇)。国际著名的NAO研究专家美国宾州大学(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教授Steven Feldstein博士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罗德海教授及其合作者所取得的理论成果是独特和新颖的,对了解NAO的生命起源以及与西风急流和风暴路径的关系有很大帮助。

《J. Atmos. Sci》是国际大气科学界最著名和最权威的专业刊物。自1979年以来,我国大气科学家在《J. Atmos. Sci》上年均发表论文仅在1篇左右。这次系列论文是罗德海教授2005年在《J. Atmos. Sci》上发表大气阻塞系列论文以来,第二次在该刊物上发表关于NAO机理研究方面的系列论文,也是我国大气科学家第一次在该刊物上以连载形式发表系列研究成果。自2005年以来罗德海教授所带领的“泰山学者”特聘教授研究团队已在该刊物上连续发表了9篇论文,在国际大气科学界产生了较大反响,为我国大气科学的研究在国际上争得了一席之地。

北大西洋涛动是北半球大气中一个显著的、南北向翘翘板式的低频振荡。它不但影响欧亚天气和气候,而且还影响全球海洋和陆地生态,它与北大西洋温盐环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全球气候的长期变化有调控作用,因此其动力学机制及可预报性问题是国际大气科学家和海洋科学家高度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也是国际CLIVAR计划重要的研究目标之一。

已有的研究表明北大西洋涛动和大气阻塞都是由行星尺度波与天气尺度波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的,虽然已有的理论研究能解释北大西洋涛动和大气阻塞的平均状态,但无法解释北大西洋涛动和大气阻塞的生命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行星尺度波与天气尺度波非线性相互作用是大气动力学研究的难点问题,理论上一直没得到解决。罗德海教授及其合作者经过长期的潜心研究提出了处理行星尺度波与天气尺度波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新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气阻塞和北大西洋涛动产生的新的理论模型,从而为大气阻塞和北大西洋涛动的动力学机制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文:王启 张永良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