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
大学生等关注矿工感动代表委员
曹渝穿上矿工制服下到井下 300多米处,体验矿工生活。
这篇调查报告是曹渝他们在多名导师的指导下,从2005年3月起,经过一年半的时间走访四地三十多矿,3次下井调查五百多名煤矿工人后,再经过半年整理完成的。经过专业的数据分析,他们发现煤矿工人的心理安全问题亟待关注,有近半数的煤矿工人心理安全令人担忧。报告的创新点在于——从煤矿工人的心理安全感与生产安全关系的角度研究矿难发生的原因,弥补了以往煤矿安全研究的不足。在意见书中,曹渝等呼吁代表委员从生命观的角度和“人本”的视角,进一步关注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尤其是关注煤矿工人心理安全问题。
随后,他们连续在自己的新华博客上发布更详细的调查报告全文连载、图片和《治理矿难新视角——呼唤对煤矿工人心理安全的关注》等文章,呼吁更多人关注此事。
出乎意料的是,
新华博客搭台 更多富有责任心的人参与进来
对这一切,从一开始,新华博客的编辑就一直在密切关注着。郝如玉的《大学生冒险下煤矿探秘矿难》发表当天,新华博客就在头条推出这篇文章,并在新华论坛同时推出。当天,这件事就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
新华博客的编辑们的努力得到网民的积极回应。他们纷纷留言“富有责任感的心碰在一起,共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国为民的激情”
“在新华网这个共同的大舞台上,他们共同关注煤矿工人这个常被遗忘的弱势群体,合力谱写了一曲时代的责任之歌。这样的事应该再多一些!”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有很多人已经被金钱蒙弊了双眼。正是有了像‘曹渝’这样一些有正义感、有责任感的人的存在,社会上更多人的良知才被唤醒。”
“这才是真正的大学生!”
……
面对众多热心网民的关注和支持,曹渝他们的信心更大了。一连三周来,他们几乎每天都坚持在自己的新华博客发表文章,如调查员采访手记《生活的反抗者同时也是生活的屈服者》、《谁在挣扎》、《这样的差距》、《我的思考》、《她的儿子就在那矿窒息》等,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新华网的推动下,此事迅速成为各大网站的热门话题之一,不少传统媒体也纷纷加以关注,进行追踪报道。
大讨论引起李毅中重视 负责任的新华网赢得赞誉
这场由新华网发起的大讨论引起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的关注。按照李毅中的要求,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信访办工作人员不仅打电话给曹渝表示赞赏,而且回信给他们,称“曹渝等五位同学的报告。透射出热血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同情心、报国志。您们在学校刻苦求知,时时还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努力追寻问题答案。不难看出,您们在统领着新时代科学发展的力量,体现着社会和谐的新的精神风貌。”
这位工作人员告诉曹渝,他们的调研数据和建议已被转交到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相关部门,并把调查报告发至湖南煤矿生产监察局进行研究。随后,双方又针对煤矿工人心理安全问题交流了半个多小时,主要就煤矿工人现在的问题、成因等进行商谈。挂上电话后,曹渝长舒一口气,觉得煤矿工人的心声终于反映上去了。
当晚,激动的曹渝在博客上发表文章《我们政府在行动!—“陌生人的电话”》 ,他写到:“我感到我们的国家一直高度关注着煤矿工人,不断听取多方的建议,调整政策积极解决问题。我们的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他们一直在行动!”
很快,《北京青年报》、《三湘都市报》等各大报纸根据新华博客的内容立即对此采访报道,中国经济网、搜狐、网易等各网站纷纷转载。从网上到网下,这场由新华网发起的大讨论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产生着更大、更强的影响。
正如曹渝他们在《我们的政府在行动3-国家安全生产总局的关注(附信件图)》中所说:“今天我们大家的行动有结果了,不管这个结果怎么样,这个脚步有多大,总之我们正在不断推动社会的前进。”这也正是是新华网关注此事和发起的这场大讨论的初衷,是我们今后要继续坚持的。
安监总局关注新华博友报告 李毅中批示
3月,新华网头条发表了《矿井下的调查:政协委员与大学生的博客对话》,讲述了曹渝等5名大学生,历时两年,走访三十多个煤矿,调查五百多名矿工,在新华博客上发表了题为《煤矿工人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的调查报告,这份报告引起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重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做出批示,指示相关部门阅研。并给这几位普通的大学生写了回信,希望他们为我国的安全生产提供更多更有参考价值的报告。
这份调查报告之前得到了全国政协委员郝如玉的重视,在新华网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北京青年报》、《三湘都市报》等各大报纸立即对此采访报道,中国经济网、搜狐、网易等各网站纷纷转载。郝如玉委员和曹渝的博客成为近期网民关注的热门博客,网友们热情留言,为他们喝彩。不少网民称赞:“我们的政府重视民意!希望政府能够有更多的行动!”
文:朱继东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