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胶南大珠山,杜鹃已然饱蕾欲放。游客到此,无不发出感慨:还是原生态的风光最美。胶南市旅游局局长李彩元告诉记者,论人文底蕴,大珠山比不上泰山,论开发深度,比不上近处的崂山,但大珠山的原生态独树一帜,只要稍加包装推介,就能打响,这次杜鹃花会就是依托大珠山独特的原生自然资源举办的,已经有上百家旅行社来洽谈了。
旅游打原生态品牌,已经让处在深闺的大珠山找到了感觉。而在青岛的市区沿海一线,拆鲍鱼池、除养殖场的战役已经告一段落,原来被分割的一块块的海岸、浅滩被恢复原貌。青岛海洋与渔业局的负责人称,这是找回海岸的原生态。
绿色的山体被民用建筑所侵占,一处处蔚蓝海岸被砌成蓝色的“田地”,这些与自然环境不相协调的行为逐渐让原生态成为稀缺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恢复就是一种发展,保护也是一种发展。在城市的发展中,有的地方曾视热火朝天、塔吊林立的景象为经济腾飞的大手笔。能否在大建设的热潮中,保持对原生态的敬畏,则成为发展的另一种视角。
中国海洋大学的刘敬孝教授认为,在人的行为模式中,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最为敏感,也最为微妙,一旦打破平衡就会导致情绪的波动。自然环境影响人的心理较之社会环境往往更持久,这也是都市人热衷生态旅游的心理因素。
还要将原生态概念扩展一步。专家建议,在城市发展中应适当保留原貌生态和遗留风光,包括原生态的建筑、民俗乃至语言,从中找到有价值的、原汁原味的城市元素,进行恢复、再造或者提升,就像对青岛八大关建筑进行修旧如旧的改造,就像对青岛老市区的欧人监狱进行改造,让人找到旧世纪欧式建筑的感觉。
原生态的自然风貌和原生态的文化风貌,都是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我省的半岛城市群正处在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也是旧城改造和海滨开发、土地开发的集中期,如果不能关注原生态的恢复、发展、保护问题,就会丢掉赖以凸现特色的亮点。
找回原生态。这个城市化中的“另类”话题,应该在城市决策者、建设者那里占有一席之地。让破坏的山体恢复自然,让城市蓝天、绿地、黄土三原色不再难觅,让鳞次栉比的高楼间隙突然出现旧宅老院的身影,这样城市就不再单调。
文:刘国良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