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共同关注):今天是中秋节,是许多家庭团圆的日子,大家都在这个日子里互相祝福心想事成,团团圆圆。这让我们也想起了在一个已经过去的中秋节,有一群航海人,他们也在那天做着一件希望功德圆满的事。但他们过中秋的地方太特殊了,是在北太平洋上的白令海峡,他们要干的功德圆满的事也太特殊了,他们是想大海捞针。听着就知道这个难度可是太大了,但这可不是一根普通的针,它的价值可是太大了。为了这根特殊的针,他们整整用了两天多的时间。那么他们能捞起这根针吗?
赵进平是中国海洋大学的教授,也是一个对航海充满挚爱的人。他常年在海上考察,并从事多个海洋课题研究。这一次,他率领着一个海洋研究小组,登上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前往北极进行科学考察。40天前,在穿越北太平洋与北冰洋的交界--白令海峡的时候,赵进平指挥小组的其他成员在白令海峡布放了一枚用于观测记录海洋各种变化的潜标。
所谓潜标就是不同于浮标,是潜藏在水下测量海流的装置,可以实现对海流的流速、温度等多项指标进行长期观测,了解海洋的变化过程,是迄今世界上测流的最好装备。由于白令海峡过往船舶较多,布放浮标容易被破坏,而潜标由于其深藏水下,隐秘性好,不容易丢失,成为复杂海区海流观测的首选。赵进平他们这次布放的潜标包括两套海流计、两套声学释放器,价值50余万元。进行的观测是每10分钟进行一次记录,40天的时间里可以记录下近6000组数据,对白令海峡的洋流状况研究非常宝贵。
潜标布放的位置是白令海峡水深最深处,大约
布放潜标的核心人物矫玉田,他也是个名副其实的航海人。他曾6次来过南北极,具有相当丰富的海上考察作业经验。布放潜标前,矫玉田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方案,而且几乎每天去检查。因为这毕竟是中国第一次在这个海域布放观测装置,意义重大,但缺乏经验。
潜标布放的现场指挥是矫玉田,由于海况不好,加大了布放的困难,潜标布放的作业并不顺利。
在布放的最后关头,成员张洪欣站在甲板边缘,果断地三板斧砍断系缆。
两个彩色浮球拖着这枚潜标缓缓沉入水下,大家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记录好潜标所在的方位后,继续启程开始其他项目的考察。他们期待着40天后,当再次回到白令海峡这个海域的时候,这枚承载着中国航海人希望的潜标能给大家带来丰硕的收获。
文:刘彦妤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