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把科技触角前移,第一时间与当地建设和经济领域实现‘无缝接触’,通过建立工业技术研究院或类似机构,第一时间解决企业碰到的技术难题,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昨天上午,刚刚与市政府签订完全面科技合作协议的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李琳,对合作前景表示出极大信心。记者了解到,昨天与汕头市政府同时签订全面科技合作协议还有中国海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这种“零距离”的科技合作将为汕头“借脑”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各高校的校长们一致认为此乃构筑了一条更为通畅的沟通渠道,将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更加成熟的科研成果,实现自主创新的良性循环,实现高等院校和地方经济的双赢。
昨天同时签约的还有汕头轻工装备研究院建设、中国海洋大学汕头海洋生物研究院建设等4个创新平台合作项目。据了解,我市业已形成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塑料化工、食品医药、机械装备、工艺玩具、印刷包装、音像材料等八大支柱产业,早就引起国内各大高等学府的关注。他们的看法是,汕头有优越的地理位置、通畅的市场渠道、高超的市场运作水平、丰富的人力资源、雄厚的民间资本,这些为吸收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提供了客观有利条件,因而产学研合作前景十分广阔。这次科技合作的亲密接触,6所高等院校将在各自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方面扮演主角,为汕头工业发展提供技术创新、技术成果推广、技术培训及信息服务平台,推动汕头工业化进程。并根据汕头在科技攻关、技术改造以及其它科技发展需要,优先推介适合汕头应用、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新技术、新成果,并促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各高等院校还将根据汕头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派出若
文:陈健 杨文兴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