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走自己的路”——走近以色列中学生

作者:朱剑慧来源:新华网发布时间:2006-05-21

字体:

以色列素以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而闻名,但记者常常听说,以色列的中小学生上学很轻松,每天很早就放学,而且作业负担也没有中国孩子那么重。

 

以色列的学校到底是什么样子?以色列学生怎样看待学习?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前往西部村庄卡法-锡尔弗一所乡间中学采访。中学校园很大,除教学楼和食堂外,还有篮球馆、体育场、游泳池等设施。学生每周上5天课,从早上8点到下午2点,然后乘校车回家。

 

走进校园,我们就发现这里格外热闹,很多其他学校的孩子也来了,一问才知道原来以色列教育组织“莫费特”协会正在这里举办“科学日”活动,共有来自7所学校的300名孩子赶来参加。

 

“莫费特”由希伯来语“数学”“物理”和“文化”三个词的字母缩写组成,该组织的宗旨是让中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继续提高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据了解,目前以色列已有100多所学校开设了“莫费特”课程,除专门的夜校外基本都是免费的。

 

据同学们介绍,大多数学生最初是在家长的督促下参加“莫费特”,后来渐渐就变成主动自觉参加活动了。14岁的利龙告诉记者,参加“莫费特”就意味着每周多上几个小时的课,但她并不认为这是负担,因为学到更多知识让她很开心。她说:“这让我感到自己是个聪明的学生。”

 

18岁的瑞基没有参加“莫费特”的课程。她告诉我们,她不太适应学校里的枯燥功课,她热爱音乐和艺术,将来想参加乐队,成为歌手。她正在练习写歌,还打算学声乐和弹贝斯。当我们跟她谈起中国的“超级女声”,问她是否打算通过参加这种比赛实现自己的明星梦时,瑞基表现得很理智,她说,“目前我应该学习更多的东西来提高自己。”

 

另一个女孩对学习也不感兴趣,她说数学和历史让她很伤脑筋,她更喜欢旅游,还在自学绘画,将来即使上大学也要选择感兴趣的专业。

 

通过和以色列中学生聊天,我发现他们不论是否喜欢学习,总体都比较快乐,成绩不是他们生活的中心。有学习天赋的孩子愿意花更多时间钻研功课,从中获得满足感;别的孩子在完成基本学习任务之余,拥有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目标。他们更懂得如何追求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内容。

 

新闻来源:新华网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