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美国有苦难言 中国当上人权理事会成员

作者:邹德浩来源:环球时报发布时间:2006-05-14

字体:

 

  

 

    第60届联大以不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首届47个成员。除了东欧国家选举形势复杂需要多轮投票之外,其他地区的理事国均在当天上午第一轮投票中就顺利产生,当选国包括中国、俄罗斯、法国和英国4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角逐激烈,中国高票当选

 

  本届联大今年3月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批准设立人权理事会,以取代口碑不佳的人权委员会。人权理事会总部仍设在瑞士日内瓦,共有47个席位。按地区分配,亚洲和非洲各占13席,东欧6席,拉美及加勒比地区8席,西欧及北美和大洋洲发达国家7席。根据人权理事会的选举程序,联大将对候选国逐个进行不记名投票,候选国必须获得联大全体成员国的过半数支持(即至少96票)方能当选。

 

  由于这是人权理事会的首届选举,各方均高度重视,竞争很激烈。亚洲和东欧是两个竞争最激烈的地区,亚洲共有中国、日本、印度、伊朗、伊拉克等20个国家竞争13个席位,东欧共有14个国家角逐6个席位。东欧地区组在上午的第一轮选举中,只选出了俄罗斯、波兰和捷克3个国家,其余参选国由于票数均未达到法定的96票,在下午又进行了第二轮、第三轮投票。

 

  联合国五常中,除美国没有参选外,其他4国都当选,中国以146票的高票当选。

 

  美国为何不参选

 

  设立人权理事会取代原有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是去年联合国首脑会议作出的重要决定,也是联合国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反映出联合国对人权问题更加重视。对此,一直以人权领袖自居的美国,原先的态度是积极鼓动和支持。美国多次批评人权委员会工作效率低下,美国会外交关系委员会还曾威胁,如果联合国不改革人权委员会,将减少美国缴纳的联合国会费。美国本想借选举新的人权理事会,用减少理事会成员数量、提高当选标准等手段,来建立符合自己愿望的人权理事会。但经过数十轮艰苦谈判,美国不但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反而因选举是对所有联合国成员国开放,在没有国家被剥夺参选权利的情况下,美国反而有可能落选。在有苦难言的情况下,美国只好知难而退,参加以后的轮换竞选。

 

  谈及弃选的原因,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博尔顿表示,美国不想和其他西方国家竞争人权理事会预留的7个席位。但他又强调,美国将参与人权理事会的工作,并尽一切可能使人权理事会变得强大。他还说,美国将努力确保人权理事会成员的质量,阻止人权纪录不良的国家进入理事会。

 

  联合国人权工作的新开端

 

  在9日的投票过程中,中国以146票的高票顺利当选,使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深受鼓舞。一名资深联合国官员表示,人权的本质是生存权和发展权,有些人权组织不顾中国人权每年、每月都在进步的客观事实,顽固地反对中国成为人权理事会成员,是完全不得人心的。中国能高票当选,说明中国人权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还有联合国官员认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人权纪录是完美无缺的。早先的人权委员会内部由于少数国家从中作梗,充满了指责和对抗的火药味,人们希望新的人权理事会工作方法会有新的改进,让合作、理解、互相帮助代替原来的对抗。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也强调,这不是新瓶装旧酒,而是联合国人权工作的新开端。安南的说法反映了他迫切希望改革人权委员会的心情,这与绝大多数会员国的愿望是一致的。与原来的人权委员会相比,人权理事会的地位提高了。根据联大相关决议,理事会首届会议将于619在日内瓦召开。

 

新闻来源:环球时报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