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黄金周:改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作者:人民日报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发布时间:2006-05-05

字体:

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进入“五一”黄金周以来,各地传来的信息,可用“火爆”二字概之。黄金周前两天,南京夫子庙游客总数突破50万人次,创下同期新纪录;北京市商业信息咨询中心的监测统计显示,2日当天全市30家百货商场的销售额达1160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5%,30家餐饮企业135家门店的营业额增幅也在10%以上;飞机票、火车票难买,不少地方住店紧张……与喜人的红火相对应的,是各种接待能力仍显不足。

  对于眼下的这个黄金周,全国假日办负责人估计,出游人数将超过去年“五一”黄金周的1.2亿人次,旅游收入也将创历史新高。

  据统计,过去的16个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数累计已达13亿人次左右,平均每个中国人都有了一次“出游”的机会,黄金周创造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黄金周期间日均进账42亿元。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直接收入1元,能给国民经济相关行业带来4.3元的增值效益。如此算来,黄金周的综合效益已经超过2万亿元。

黄金周悄然转向休闲周


  在“五一”假期里,人们并非一味选择出外旅游,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享受多种生活情趣,或在原地调整休息,黄金周正悄然转向休闲周。

  连日来,天津市各大书店迎来了一个营业高峰期,市内图书大厦、新华书店、科技书店、古籍书店等处看书和购书的人络绎不绝。在天津市图书大厦现代文学书架前,一位20岁左右的姑娘一边翻着手中的书,一边在本子上记着什么。她告诉记者,她是天津师范大学的学生,要写一篇有关现代文学的论文,需要查阅大量资料。她扬了扬手中厚厚的笔记说:“这几天我都在这儿泡着了,收获不小。”

  在北京,记者拨通了国家图书馆的总机,却没有话务员接听。可在这家图书馆里,享受读书快乐的人并不少。

  在上海南京路新华书店门口,抱着一摞书走出店门的张先生说,他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已经四五年了,平常因为工作忙,很少有时间逛书店,这几天利用假期给自己和女友选了一些一直想看的书。

长假缩短游子回乡路


  长达7天的“五一”假期,在许多身处异乡的人眼里,是一个回乡探亲的“黄金周”。更多的闲暇时间,使他们增加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回家的路因此变短了。

  5月1日一大早,在山东一家电力公司工作的刘立军就带上妻子、儿子,从济南往胶东的老家赶。一路上,13岁的儿子拿着他的手机,一遍遍地给已有3个月没有见面的爷爷、奶奶打电话,报行程。刘立军70多岁的老母亲告诉他:中午为他们包饺子吃。

  从济南到刘立军的老家,只有300多公里,但这段路程对于刘立军来说,曾经非常漫长。黄金周休假制度实行之前,因为没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他只有在每年春节时才能回家看望一下父母。有了黄金周之后,刘立军一年至少要回家3次。他说:“父母年纪大了,只要有时间,我们都想回家多陪陪他们。”

  这个长假,在匆匆出行的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探亲的人流。据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休闲研究所对威海居民休闲生活状况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14.2%的人认为,休闲就是全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加深夫妻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化解“休闲饥渴”出路在于发展休闲产业

  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在“五一”黄金周盛装启幕,从5月1日到4日的短短4天之内,游客数量达到120万人次,创下历届世园会开园游客数量之最。

  沈阳世园会是我国继昆明之后,举办的第二次世界性的园艺盛会,7000多种精品花卉一展芳姿,展出面积、展品规模均创历届之最。在世园会开园的最初几天内,买票、看花、上卫生间都排成了长龙,一个面积1万平方米的玫瑰园日客流量竟然达到2万人次以上。为了运送旅客,铁路部门首次开行了长达30节车厢的旅游专列。

  东北财经大学休闲研究中心副所长李仲广博士说,沈阳世园会大受欢迎,折射出我国大型的主题性休闲项目太少了。目前我国休闲市场还处于培育阶段,政府财力有限,企业看不清楚市场前景,投资举棋不定。

  “这就导致休闲产品单一,层次不高,高端服务被国外垄断。”李仲广认为,我国的休闲产品大多限于感官享受上,如节庆活动、KTV等,都很初级,而高端的情感和智慧型休闲不多,迪斯尼这样的龙头企业也没有形成。供给乏力,就会让消费者产生“休闲饥渴”。“化解‘休闲饥渴’,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休闲产业”。李仲广说。

新闻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